降低耐药肺结核患者传染性的护理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 李倩倩;丁丽通讯作者
[导读] 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降低耐药结核病患者感染力的效果。
        李倩倩;丁丽通讯作者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院, 陕西省西安市,710100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降低耐药结核病患者感染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选择耐药结核病患者,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感染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交叉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1]。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结核病感染的医学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交叉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耐药肺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结核病感染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关键词] 耐药肺结核;护理方法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手术治疗中,部分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病情恶化
发展到异烟肼和利福平常用的抗结核药物耐药,即耐药结核病,治疗困难,病程长,传染性高,高死亡率,以预后差为特点。然而,耐药结核病很容易持续下去。由于传染源,耐药结核病蔓延。本研究以201年3月至2020年2月为观察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将5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和优质护理方案。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就诊的患者.以5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6.58±13.73)岁(范围20-73岁),获得性耐药8例。观察组男20例,女8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36.79±13.19)岁。22例患者有初步耐药和获得性耐药6例。与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常规血尿,X线胸片,结合痰培养结果和临床表现证实了耐药结核的诊断,无精神系统疾病;③所有患者,本研究有家属知情同意和自愿参与。
1.3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疾病;②凝血障碍及除肺结核外的其他传染病。
1.4 方法
        (1) 呼吸道隔离 指导患者咳嗽时捂住口鼻,戴口罩,关好病房门,在明显位置放置隔离标志、名单卡和疾病。对例患者进行呼吸隔离[2],并协助来访者实施隔离技术。
        (2) 病房消毒 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30分钟以上。在地上使用消毒液(含有效氯2 000 mg/L)每日2次,每天擦一次表面消毒布,病房下午开窗一次。
        (3) 痰正确处理。不要随意呕痰。痰液浸泡消毒24小时,痰杯加强消毒。免费为住院病人提供一个带盖的痰液杯,杯内装有10毫升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由2000mg/L增加到1g/10mL家庭管理。医院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家属不能照顾病人[3]。指导危重病人家属与病人接触时戴口罩,服用异烟肼预防。检查潜在感染。如果需要治疗,建议家属做一次胸部X光检查。
        (4)病床管理 对耐药结核病患者,应设置专门病房,病房通风良好。通过健康教育后,他们被要求不要穿越病房,以减少交叉感染。
        (5)整个过程进行治疗督导。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加强用药指导和服药后观察。有必要见证患者口服的每种剂量,至少维持在3个月的强化期[4],最好是整个疗程继续治疗,一般6-8个月,督促患者按时复查、服药,并及时保持痰液合格标准。为了指导化疗方案的调整和疗效评价,掌握用药后的副作用,积极采取措施,使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5]。


   (6)心脏护理 向患者介绍结核病的用药知识,预防隔离知识,让患者意识到肺结核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慢性病,使其能够得到保护。态度好,能积极配合治疗。
        (7) 健康教育和宣传 为了提高结核病患者的素质,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结核病的防治
患者了解疾病的传染性和隔离措施的必要性,自觉参与护理干预措施。
        (8)出院指导措施 大多数耐药结核病患者都感染了细菌。在医院,病人回家后要捂住嘴,吐在纸上,然后放进塑料袋集中焚烧,与家人同食同眠是出院教育的重要内容。
        (9)其他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优质护理。其他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健康宣传,通过发放材料、走廊广告牌、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介绍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微信群或QQ群,发布结核病感染相关医学知识。传递健康知识,中层以上护士负责小组维护,并定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如加强手部卫生、捂住嘴、吐痰进入预加消毒。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观察自己和如何处理紧急情况。二是引导患者掌握自我保健和预防感染。手术后,如突然咯血或窒息怎么处理,回到家后实行分餐。系统、单人房睡眠等[6]。
1.5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①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结核病感染的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分数比较,统计出院时,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结果越好。提高对结核病感染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②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由出院时与出院时比较,评分为0-10分。不满意0-5分,一般满意6-8分,非常满意9-10分,(3) 随访6个月,观察有无交叉感染。
1.6统计方法
        本研究选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数数据,执行x2 检验,当p<0.05时,数据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干预后两组结核病感染医学知识得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对肺结核感染的医学知识知晓率(93.15±5.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8.71±7.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5505,P=0.0136)。
        2.2干预后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20例,一般满意7例,无满意1例,总满意率96.43%(27/28),非常满意10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6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个=4.2264,P=0.0379)
        2.3两组随访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无交叉感染,对照组无交叉感染。观察组交叉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个=4.3077,P=0.0379)
3.讨论
        目前,我国仍是肺结核的重灾区。药物使用、间歇性药物治疗等因素导致病情恶化,耐药性增加、另外,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好,情况就会逆转、治疗后,可产生耐药结核病,且治疗困难。耐药肺结核患者常因吐痰等个人不良习惯,或突发咯血、窒息等。这种情况使其成为耐药肺结核的感染源,因此有必要严格实施隔离。降低传染性,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与结核病感染有关、观察组医学知识理解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交叉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耐药肺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的认识,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雷国华,王秀华.结核病护理学科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防痨杂志,2016,38(12):1024-1025.
[2] 杨丽莉.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18):2871-2872,2875.
[3] 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43.
[4] 肇丽群.难治性肺结核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7).
[5] 马福德 . 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J].中国现代医生,2008,(32).
[6] 范炜英. 护理干预对降低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传染性的意义[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5(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