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对降低不良反应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雷敏
[导读]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雷敏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6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33例设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的33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的血气指标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后的血气指标上看,实验组的动脉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护理;不良反应

        随着生活压力以及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人们的呼吸系统疾病频发,成为了目前临床上多见的系统疾病,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阻肺、哮喘、肺炎以及支气管炎等,主要的病灶位置为肺部和气管,如果病情较重,还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还会诱发呼吸困难、呼吸衰竭以及肺部感染等情况,增加致死率。目前药物是主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手段,但是结合临床疾病的特点来讲,要想有效、快速的改善病情,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采用专业化的护理干预。本文以我院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例,探究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选取对象
        本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6例,均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3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33例接受综合护理的设为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女14名,患者男19名,年龄最小27岁,年龄最大60岁,平均年龄为(46.77±4.62)岁。
        实验组:患者女15名,患者男18名,年龄最小26岁,年龄最大62岁,平均年龄为(46.53±4.31)岁。
        以上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的内容包括:入院健康宣教、输液护理、药物指导、病情观察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实验组:综合护理,除了常规护理内容外,还包括:(1)强化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的健康宣教,可以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宣传片以及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解答患者对疾病存在的疑问,并且加强交流的次数,耐心的讲解疾病的致病因素、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的护理流程等,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家属的配合度[1](2)环境护理:定期进行室内的打扫,保证室内的通风性以及阳光的充足,对使用的物品以及空气进行严格的消毒,使患者远离过敏源等,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性需求,可以放置盆栽等(3)饮食指导:由于重症患者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所以会降低胃肠的蠕动能力,所以在饮食上,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饮食,多以清淡、易消化以及易咀嚼的食物为主,促进营养的吸收,降低肠胃的压力,同时叮嘱患者少食多餐,避免食用油腻、辛辣以及生冷类的食物,多摄入水果和蔬菜,保证营养的补充(4)重视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加强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针对于难以疏导的患者,需要以适当的镇静药物来改善患者的情绪,还可以安排心理医生进行指导[2],同时向患者分享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信心(5)呼吸道护理:定期辅助患者叩背以及翻身处理,促进痰液的排出,并且及时清理口腔的分泌物,保证呼吸的畅通,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此外,加强呼吸机管道的清洁,避免细菌的滋生,降低肺部感染的几率(6)口腔、体位护理:指导家属定期对患者进行口腔的漱口处理,定期辅助患者更换体位,提升皮肤的受压情况,保证患者的舒适度,促进病情的改善以及身体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护理前、后)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
2结果
2.1  血气指标的对比
        从护理前的血气指标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后的血气指标上看,实验组的动脉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一。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二。
       
3讨论
        呼吸内科重症的患者通常伴有呼吸困难的情况,需要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保证氧气的充足,在此期间,还需要辅以药物治疗,以防肺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呼吸内科重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并且对患者的肺部以及呼吸系统有着严重的损伤,除了临床上给予患者有效的对症治疗外,还需要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3]。
        综合护理是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护理的方案,相比常规护理而言,更加的人性化、综合化以及全面化,并且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解答患者的疑虑,提升患者的主动性,保证治疗的效果,同时通过呼吸机的清洁以及室内的清洁等方面,全面的避免细菌的滋生,降低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出现,最终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因此,就呼吸内科重症的患者来讲,实施综合护理对于降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提升治疗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海梅, 许昊, 符二妹,等.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v.18(14):187-188.
[2]张海燕. 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应用效[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7):1217-1219.
[3]许敏.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周刊, 2018, 000(018):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