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 俞善红(通讯作者)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观察全麻手术患者行优质护理对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文随机筛选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治疗,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将最终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数据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依从性明显增强,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且术后疼痛程度也较轻,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经计算两组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对全麻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时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几率,从而使临床护理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及满意。
【关键词】优质护理;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满意度;影响效果
全麻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率较高,手术通过采取全身麻醉处理,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手术效率及安全性。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麻醉苏醒期患者的自主呼吸、意识和肌肉张力等会逐渐恢复,而受到麻醉药物、气管插管、肌松药物以及手术疼痛等多种刺激因素影响,导致患者麻醉苏醒期易出现躁动现象,加之多数患者缺乏对手术及医学知识的掌握,因此会产生过度恐慌情绪,如在手术期间不能给予有效护理,会发生多种躁动相关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造成较大影响[1]。所以,本篇文章中将优质护理干预对全麻手术麻醉患者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临床探寻出一种最佳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具体详情已在下文中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章的研究病例,将80例患者分成40例观察组以及40例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例、17例,患者年龄均值在(51.5±2.2)岁。对照组男女人数各有22例和18例,患者年龄平均值为(52.0±2.3)岁,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值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①风险评估:术前巡回护士要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手术危险因素,并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同时要协助患者及时完成术前各项检查以及准备工作。②认知教育:术前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手术方法及效果等,并耐心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以及麻醉药物所产生的相关生理反应,使患者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且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依从性。③术后护理:术后要做好患者的体温保护处理,并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机体血液循环通畅,使患者体内麻醉药物能够快速代谢,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在患者麻醉苏醒后,护理人员要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不适症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与情感安慰,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同时要对患者的动脉血气进行及时分析,掌握患者是否存在麻醉药物残留情况,若患者出现麻醉苏醒躁动现象,要遵医嘱给予镇静以及镇痛类药物,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以便更好的降低患者苏醒躁动发生几率[2]。
1.3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VAS)量表进行评估,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总评分值为10分,低分则表示疼痛程度轻。两组患者麻醉前以及麻醉苏醒后焦虑情绪运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对比评分,指标有24项,总分值各为100分,焦虑情绪越重分数越高。同时运用调查问卷方式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依从性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对比,每项指标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指标越好。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s)和t检验为本次计量资料描述方法,计数资料运用n(%)/x2检验,两组数据指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
2结果
2.1对比组间患者最终护理治疗效果
手术前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存在的差异性较小(P>0.05);麻醉苏醒期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最终发生的苏醒期躁动现象较少,各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显著优势,两组指标数据差异值显著(P<0.05),见下表1、表2。
.png)
3讨论
全身麻醉是临床针对手术患者常采取的麻醉方式,该麻醉方式主要是通过麻醉药物对患者的痛觉神经和中枢系统进行麻醉抑制,从而能够减轻患者手术治疗期间侵入性操作所产生的不适症状以及应急反应,从而能够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效率及安全性[3]。但在麻醉复苏期间患者常会受到手术相关因素影响,导致患者苏醒期易出现焦虑烦躁、挣扎、企图拔除各类导管以及哭闹等躁动行为,而严重的躁动会导致患者心率及血压异常,进而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安全性[4]。为提高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本篇文章对全麻手术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此护理主要为对患者加强术前的风险评估,掌握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护理的有效性得到保障;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认知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及时正确掌握医学相关知识、苏麻醉苏醒期存在的不适感以及躁动危险性,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麻醉苏醒后的依从性;并通过加强术后的日常监护力度、情绪安抚以及疼痛管理等干预措施,最终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躁动发生几率,确保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最终使患者的身体能够得到尽早康复[5]。
综上所述,对全麻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身体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黎丽娇.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8):193-194.
[2]彭清.系统化护理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观察[J].健康养生,2020,000(004):65.
[3]田洁.探讨优质护理应用在手术室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035(014):152-153.
[4]蔡亚丽.优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J].临床研究,2018,026(008):P.182-183.
[5]张敬荣.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效果[J].健康养生,2019,000(02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