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杰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个性化护理给心绞痛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抽选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50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方法,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组间对比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结果:研究组护理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大,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收缩末径比对照组小,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发作频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为心绞痛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其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功能指标。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心绞痛;应用效果;价值体会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内科中十分常见,患者起病原因主要是冠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心肌因此而缺少血液供应,发生坏死,引发心绞痛症状[1]。冠心病心绞痛可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种,临床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来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但部分患者存在较大的心理波动,容易因此而病情加重,此时便需要借助积极的护理干预来促进其康复。本文抽选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50例心绞痛患者,试观察临床应用个性化护理给心绞痛患者带来的影响。
1 方法及资料
1.1 患者资料
抽选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50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方法,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研究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59岁~85岁,平均(72.96±16.28)岁;稳定型心绞痛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60岁~84岁,平均(72.93±16.29)岁;稳定型心绞痛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8例。将平均年龄、男女性别比例、心绞痛类型等纳入组间对比,P>0.05,两组之间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医嘱为患者用药,对患者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指导患者调节和控制情绪,给予患者健康宣教。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①基本评估:接诊患者后对其家庭环境、职业类别、饮食运动习惯等进行了解,评估其病情和个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②饮食护理:基于病情需要和身体状况给予患者饮食干预,为饮食习惯不健康的患者制定少食多餐、多蛋白质、适量胆固醇与热量的饮食方案,鼓励其多吃新鲜果蔬[2]。③运动护理:基于患者运动耐量、身体机能制定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案,引导患者进行打太极拳、慢跑或散步等体育锻炼,每周3次,每次10~30分钟,若感到疲惫则要停止运动,不可过量,应循序渐进,以免患者心绞痛发作[3]。④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具体方式可参考患者性格特点、心理状态、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1.3 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收缩末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均以SPSS-22.0软件处理,(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数据的差异性。
2 结果
2.1 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
研究组护理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大,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收缩末径比对照组小,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P<0.05)。见下表。
.png)
2.2 护理后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
研究组护理后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发作频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P<0.05)。见下表。
.png)
3 讨论
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心理波动、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均可导致患者发病,虽然临床可以通过用药改善患者症状,但以上因素仍可导致患者心绞痛症状复发[4]。个性化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可以将其视为是常规护理的升华,区别于常规护理的统一性,个性化护理尊重不同患者的合体差异,基于其特殊性和个别性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其采取的护理措施是站在患者角度为其采取的最贴切的护理,可以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生理所需和心理所需,故可以对患者病情的改善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5]。见结果,研究组护理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大,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收缩末径比对照组小;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发作频率比对照组低(P<0.05),正体现了个性化护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结语: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时间和发作频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其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均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穆俊.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0):95-96.
[2]苏茗羽,严琳,陈一慧,等.个性化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20,18(03):291-292.
[3]冯莉,程霖.个性化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20,8(17):110+119.
[4]黄莲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绪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02):76-78.
[5]沈亚琴.个体化护理对冠心病住院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3):38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