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因乙肝病毒(HBV)所引发的肝脏病变的传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多发于青壮年,较少数患者会出现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疾病的情况,严重的时候会造成患者死亡。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程比较长且传染性明显更强,临床上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具有复杂且漫长的特点,在长期治疗的时候,可以更好地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手段也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的重要条件。本文就整体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整体护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质量;影响
引言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疾病病情复杂和病程比较长及传播途径较广和传染性强的疾病,这一疾病对人们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也会增加生活负担及心理压力,对患者日常生活也存在着不利影响。当前仍然没有发现彻底根治这一疾病的方法。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的时候,对患者实施整体质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存性,对患者疾病治疗和快速康复都存在着积极影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法
慢性乙肝治疗的时候,首先要保护患者的干细胞,推动干细胞再生得以实现,明确稳定肝细胞膜,对患者实施促蛋白质合成及抗纤维化等中药物及西药物治疗【1-2】。再次对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由于慢性乙肝清除病毒属于减轻或阻止肝损害和慢性乙肝疾病防治的关键,在慢性乙肝治疗的时候,所可以选取的方法诸多,但真正有效且被公认的方式仅仅包含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两种。干扰素可以明确抑制病毒复制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调控细胞免疫效果,使肝脏炎症活动的时间可以较大程度上缩短,而修复时间得以延长,从而避免对患者的肝脏造成损害,充分防治肝脏出现纤维化的情况。拉米夫定属于新型核苷酸类药物,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抑制HBV复制作用,治疗慢性乙肝能够使得病毒持久转阴,复发率和病死率也都会随之降低,可以进一步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提高【3】。
王星月【4】研究认为肝硬化属于慢性肝病患者发展的终末阶段,而慢性乙型肝炎属于造成肝硬化的重要病因。抗病毒治疗在肝硬化治疗的时候具有关键作用。贾莹【5】研究认为当前肝炎门诊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中的主要药物包含着核苷(酸)类药物。
二、整体护理内容
(一)基础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基础护理处理的时候,需要对患者口腔加以护理,有效预防口腔感染的情况发生,确保室内温湿度可以更为适宜,促使空气较为清新,对患者皮肤加以清洁处理,确保皮肤保持干燥,皮肤瘙痒是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相对更为常见的症状,对这些患者护理的时候,要加强皮肤护理工作的开展,使得患者的床单和衣裤保持清洁,推动患者具备比较充足的睡眠,保障患者加以充分的卧床休息时间,在黄疸消退之后可以在室内活动,活动量能够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限度为不感到疲乏。
(二)饮食指导
使患者可以具备比较好的饮食习惯,帮助患者认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对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增加,在豆制品和乳制品及蛋等摄入量,食用更多的蛋白质较佳,避免食用腌制和辛辣食品,做到忌烟酒,胀气的患者对牛奶制和豆品等产气食物摄入量则要减少,避免食用高糖很高热量饮食,防止出现脂肪肝与糖尿病等疾病。张佳【6】研究认为护理干预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促使患者治疗的依存性更高,能够配合进食方案,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张赛月【7】研究认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时候,加强患者饮食指导的重视,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鲍师君【8】研究认为在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对患者的饮食方面严格控制,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及由于饮食不当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都有积极影响。
(三)心理护理
恐惧和紧张及焦虑等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容易产生的不良情绪及心理,在长期治疗开展的时候,也会造成患者产生逆反心理,由于患者存在着传染性疾病,患者也会承受着身心的巨大痛苦,护理人员也就要和患者积极勾踢和交流,避免患者出现负面心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也要能够耐心解释,对患者的需求与病情深入了解,保证构建更为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推动患者可以尽快战胜疾病,使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充分提高。陈怡【9】研究认为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及依从性,这一护理模式存在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谢静【10】研究认为心理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不良情绪,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四)个性化健康教育
护士在图片和网络信息及现实案例等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为患者讲解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的主要原因及相关的发病机理,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相关情况,对患者所具有的错误认识及时纠正,只有让患者具备正确的病情认识和理解,才可以充分治愈这一疾病。
(五)放松训练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实施有效的腹式呼吸训练,训练每天实施两次,早晚各一次,持续的时间显示为15 min,呼吸频率为3-5次/min。患者保持正位,左手放置于患者的胸前,右手则置于腹部,在均匀呼吸的情况下,使得患者的右手可以明显感觉到腹壁气上升且到2/3的位置,再慢慢吐气之后使得患者的左手可以明确感受到自身胸部上抬到最高点。随后继续进行训练,训练的持续时间为15 min。在训练的时候,护理人员也可以结合患者自身的喜好对患者选择有效的训练内容,鼓励患者开展一些比较轻松的运动。
结束语
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持续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案,容易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造成不利影响,也会更大程度上使得患者的机体交感神经张力增强,严重的时候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整体护理更加强调患者治疗全过程,多数情况下有针对性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使得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帅,张帆,张威.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1):3254-3255.
[2]张丽,许红梅.儿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0):3197-3200.
[3]周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18,32(01):74-75.
[4]王星月,张璐,李明慧.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7,31(06):570-575.
[5]贾莹,李璐,李晓光,梁京津,邓忠华,林菲,苏元波,张碧莹,陈静,王伟,康永峰,胥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22):2308-2310.
[6]张佳.综合性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应用的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5):81-82.
[7]张赛月.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09):1188-1190.
[8]鲍师君.浅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224-225.
[9]陈怡.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及护理依从性评价[J].智慧健康,2020,6(08):117-118+121.
[10]谢静.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