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王佳彬
[导读] 探究分析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的应用效果。

        王佳彬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所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数表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为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针灸按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采用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针灸按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神经情况,具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针灸按摩;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神经内科疾病。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可能会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偏瘫[1]。脑卒中偏瘫患者大多为老年群体,老年患者年龄较大、抵抗力较弱,恢复起来更加缓慢。如果缺乏妥善的护理,极易产生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甚至还会导致死亡,这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的传统医学认为,患者的病机复杂,基本在于虚、火、风、血等,肝肾阴虚、脏腑失调是根本[2]。我国的中医在此病症方面由独到的体会,通过针灸按摩可以使患者在无副作用的情况下尽快回复身体机能,缓解痛苦;加以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更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并给予其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干预,以探究分析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的应用效果,现作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所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数表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为25例。对照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48.61±1.13)岁,实验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48.75±1.36)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后偏瘫的诊断条件;②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病史;③所有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两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一定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针灸按摩治疗:主要选取患者的合谷、外关、尺泽、肩腧、曲池、解溪、太冲、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昆仑、阳陵泉以及风市等穴位进行针灸。先针健侧再针患侧。捻转插捏、进行留针,留针时间再15min至30min,需要行针3次至5次。每日针灸1次,每10日为一个疗程,患者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需要休息2日;按摩要包含患者的头面部、上肢、背部以及下肢。头面部:由后至前,采用较重的手法点按患者的头部督脉、膀胱经,点按患者的太阳穴、百会穴以及风池穴;上肢:循按三阳经,由肩至背,点按合谷、外关、尺泽、肩腧以及曲池,协助患者伸屈腕、肘等;背部:点按风府、缩筋、天宗、悬枢、肩贞、风门、命门等,出现酸胀感为适宜;下肢:点按风市、环跳、承山、委中、阳陵泉、三阴交、飞扬、隐白至阴等穴位,出现酸胀感为适宜[3]。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翻身,不活动的一侧关节尽量向上向前,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腕关节背屈,手指伸直外展;按照由远到近、由近至远的顺序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指导患者双手手指交叉握拳并向前伸展,做屈伸肘关节、双臂上举动作;对患者进行辅助进行肩部关节的前伸,外展和内收动作;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平衡的训练,通过缓慢抬高患者床头确保患者坐姿,确保患者能够连续平稳的坐半小时左右,将床头继续抬高,直到患者能够自主坐在床边,坐的过程中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躯干运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日常技能的锻炼,恢复情况较好的情况下可进行上下楼梯的锻炼,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控制、刺激患者的唇肌、锻炼平衡感等。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指导和训练,提高患者自主生活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恢复情况、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IHSS量表总分42分,评分越高代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越越严重)、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评分对比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评分对比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急促,在治疗后的预后常常不如人意,极易发生偏瘫等严重后遗症[4],给患者的机体和精神均带来严重的打击。部分脑卒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能还会发生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长期卧床,可能会引起各种类型的系统病变,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具有一定预防性和针对性,加上中医针灸按摩护理可舒经活血、促进血液循环,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5]。根据本次的研究报告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神经情况,具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静.针灸按摩配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4):114-116.
[2]叶晨霞, 肖桂霞. 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的效果观察[J]. 大众健康:理论版, 2012(9):2-3.
[3]彭开利, 彭胜利.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11):77-77.
[4]黄飞燕, 黄敏. 康复护理结合针灸对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000(004):341-342.
[5]孔盼盼. 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母婴世界, 2019, 000(0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