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 王希铭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用小梁切除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综合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例),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例),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优质综合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推荐价值。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OAG)通常由疲劳和情绪波动引起,房角突然关闭,眼压急剧升高,表现为严重的眼痛、头痛和视力模糊。同时,视神经损伤、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明显。视力不清的患者会带来严重的生理困扰和心理负担,如果不及时干预,患者可能会失明。小梁切除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结合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安全治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用小梁切除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以下为具体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37岁到65岁,平均年龄为5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欸38岁到66岁,平均年龄为52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为在手术中配合医师操作,护理人员要及时密切的监测病患生命体征、血压等方面。
观察组采用优质综合手术室护理:
(1)术前指导
术前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主观感受和病情进展,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情况并记录。第一时间感受到患者因病情进展迅速而产生的恐慌和焦虑,并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接受进一步治疗前,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反复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多次讲解患者需要配合的必要性,必要时进行演练,以提高医患之间的合作度。
(2)术中指导
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前,应先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必要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使病人感到舒适。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信息进行核对,护理人员帮助操作人员将手术位置摆放好,再次明确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小梁切除术的麻醉是局部麻醉,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病人的情绪波动,与病人就更轻松的话题进行沟通,分散自己对手术的恐慌。
(3)术后指导
手术后,用眼膏、绷带、戴眼罩、检查眼型,应及时告知病人术后注意事项,如手术眼包扎会影响日常生活,术后一天即可取下纱布,可帮助病人包扎伤口,手术眼缝合会引起异物感,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用力和搓眼,在送病人回病房后,与病房护理人员交接病人,按时探视病人,及时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
1.3护理
(1)眼部护理
术后建议患者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与手术眼相撞,以免对手术眼造成二次损伤,影响预后质量。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手、湿巾、毛巾等擦拭手术眼,术后护理人员可通过检查滤过泡形态及眼前房情况,密切观察患者手术眼是否有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并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操作。护理人员每天定时安排患者进行视力检查和眼压水平监测,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2)活动与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参考个人饮食习惯,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建议患者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保证治疗过程中营养摄入充足。建议患者减少活动行为,多卧床,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手术效果的理想。要求患者尽量控制咳嗽或打喷嚏,如果用力过大,很容易影响到患者在房前的眼睛,容易出血。
(3)病情观察
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眼的变化,询问患者眼痛程度。对于一般疼痛程度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为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和广播,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向主治医生报告实际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地给患者使用止痛药,以便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不适。同时要观察是否有渗出、渗出、分泌异常、视力变化等。
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满意度以问卷调查,满分10分,9分以上为满意,7分以上,9分以下为一般满意,7分以下为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取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t为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例),对照组为25%(5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0%;观察组为80%,两组存在显著差异。
3讨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是眼压急剧升高,引起眼痛和视力模糊。大部分患者有长期过度用眼、眼疲劳、情绪不稳定等。一般情况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常伴有高眼压,术前需应用相应的降眼压药物,但当药物起效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另外,为了保证后续手术的理想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还需要给患者实施有关的干预护理,如眼部护理、心理护理、手术室护理等。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疗效。
4小结综上所述,手术的成功除了医生熟练、规范的操作外,手术室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世云,王正艳,梁荣莉,等.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改进与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3(11):170-171.
[2]王冬艳.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0z1):130-130.
[3]李洲红,张红.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1609-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