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 安徽 阜南 23636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以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60例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对其低血糖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关护理策略,结果:导致低血糖的原因有诸多,其中包括擅自禁食、饮食不规律、擅自改药剂等,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控制低血糖,改善病情,提高治疗率。结论:对于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BGMS 数据分析,明确患者低血糖特征,采取有效管理策略,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内分泌科
糖尿病在临床疾病中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高血糖,其主要原因是胰岛素生物功能受损或胰岛素分泌缺陷。糖尿病患者若长期存在高血糖,会导致心脏血管或神经功能的损害。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对患者身体造成危害,阻碍血糖安全,或导致各种不良事件,如骨折、跌倒等,甚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严重还会导致死亡,因此,分析低血糖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预防低血糖发生率。以下为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以及护理方式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60例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男患者38例,女患者22例,年龄为38岁到68岁,平均年龄为53岁。纳入标准:①均经血糖监测确诊为糖尿病;②资料齐全;③患者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意识清楚;④ 均自愿参加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乳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②低血糖严重患者;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④精神障碍患者;⑤ 肝、肾、心脏病患者相对较重。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原因分析
① 擅自禁食:本研究通过对30例自我禁食患者的询问分析,发现患者误认为无食物或少食可降低血糖,或效仿室友禁食,过度控制饮食,导致低血压。② 饮食不规律:血糖水平稳定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容易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饮食中含有大量的糖类和脂类,很容易引起高血压,而饮食过少或不干净,则容易导致患者营养不足,血糖下降。③ 擅自改变用药剂量: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患者或其家属擅自减少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用量,或干脆停止服用。还有一些患者病情好转,没有及时控制药物剂量,导致血糖下降。
(2)护理
① 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眼压,询问患者是否有眼痛、头晕、头痛或恶心呕吐,指导患者使用降眼压药物,正确服用体味,合理控制饮水量。观察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心率等,选择验血时间。观察并记录尿量和尿量。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很多好处,但不恰当的运动也会导致低血糖,因此要加强运动护理,合理调整运动和休息时间。对于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要严防药物在体内蓄积,密切关注肝功能的恢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同时治疗糖尿病。② 饮食护理: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少”,即多吃、多饮、多尿、有规律、定量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能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因此,有必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监控。入院后立即使用低血糖风险评估表,每天记录并评估食物摄入量、药物和血糖水平。尤其要注意饭前和睡前的血糖水平。当低于5mmol/L时,提醒患者进食,加强检查病房,密切观察记录病人的饮食时间和量。注意观察患者血糖波动或低血糖倾向,对异常者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禁止病人多吃含糖类或脂类的食物。适量食用易消化、纤维含量高、糖分和脂肪含量少的水果和蔬菜,不允许过度素食以避免营养不均衡。或接受医院专门配制的糖尿病餐,由营养师根据个人的热量需求制作,能有效预防患者因饮食不当或不规律而引起的低血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以在每天的饮食剂量范围内,在晚上睡觉前喝半杯牛奶,以防止夜间低血糖。③ 药物护理:糖皮质激素能提高血糖,但停药后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因此,有必要密切观察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以及服用前后病情的发展,提醒医生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此外,低血糖药物和胰岛素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导致血糖水平的下降,因此,必须避免患者同时服用药物,每种药物的剂量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避免停药或更换药物。④ 知识教育:定期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糖尿病低血糖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加强对无症状低血糖及其对眼科医务人员危害的认识和识别,促进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邀请糖尿病专科教授讲授糖尿病的治疗、护理及低血糖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护理人员也可以将糖尿病和低血糖的相关知识(如何预防、诊断和急救治疗)做成手册,分发给每个相关科室成员。对于诊断为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逐病区或召集类似患者进行口腔教育,积极引导患者走出禁食能降低血糖的误区,并采取健康饮食。同时,详细介绍了无症状低血糖的相关知识和血糖正常范围,以鼓励患者发展自测能力。
2结果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有诸多,有擅自禁食、饮食不规律、擅自改药剂等,要想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医务人员需有效的进行护理,完善有关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3讨论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在积极调整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导致低血糖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不合理使用降糖药物、运动不当和饮食不当。在交感神经兴奋的影响下,轻度低血糖患者会出现疲劳、握手、出汗、心悸等一系列不良症状。但是,对于严重低血糖的患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加重患者病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4小结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临床医生需要准确掌握每个人群的血糖特点,进行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定期分析BGMS数据,分析管理、护理的不足,从而调整血糖监测和管理策略,降低低血糖风险。
参考文献
[1]袁丽, 罗玲, 张玲会. 糖尿病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 中国应用护理杂志, 2009, 000(009):P.31-32.
[2]黄间娣, 周敏坚.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健康之路, 2013, 12(010):501.
[3]雷卫爱, 刘玉青, 吕萍.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 2012(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