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赵利利
[导读] 在我国交通事业改革之后,公路工程施工中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增强了针对公路工程施工方面的安全管理
        赵利利
        浙江通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浙江衢州 324200
        摘要:在我国交通事业改革之后,公路工程施工中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增强了针对公路工程施工方面的安全管理,一方面,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流程设置,设置了与施工生产要素相对应的安全管理指标;另一方面,通过施工技术的研发设计及合理应用,全面提升了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本文以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作为研究题目,具体论述中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概述了新时期的公路工程施工特征;分析了安全管理方案应用方面的具体措施与公路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技术
        
        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的生产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中,公路工程施工在科学技术要素和生产管理要素两大方面,完成了要素比较优势的转型升级。近年来,通过大型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不仅提升了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基建能力”,也完善了我国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短板”,发挥了具有中国“制度优势”的经验,将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方面的物质生产效率提升、扩展到了更大范围的效用生产效率层面。
1、新时期公路工程施工特征
        经过公路工程产业转型升级与相关企业治理改革,进入总体经济体系建设新时期后,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的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概括而言,新时期公路工程施工特征集中体现出了规模化、技术化、复杂化、系统性特征。具体而言,当前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设计中,增强了“工业设计”方面的技术特征,通过复杂的全要素分析方法,建立了以制度引领、各项机制并行运作的一体化模式,从而使规模化的公路工程安全管理与施工技术获得了有效应用。克服了在新时期公路工程施工遇到了地理条件限制、施工环境阻碍因素,进而使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新时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主要体现了全面安全管理。一方面,结合施工设计方案,划分出了施工场地中的各个区域,明确了施工区域、材料存放区域、材料加工区域、设备停靠区域、除尘区域、废料回收区域等,确保了安全管理有效实施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准备环节,根据施工进度安排,以时间间隔作为基准单位,设置了以天、周、月、季度、年为准的施工进度表,运用现行的一体化管理方案,为施工实践阶段的施工安排做好了安全管理内容设置。另外,现阶段的公路工程安全管理中,将分段施工与整体施工进行了统一管理,既有分段施工时的现场安全管理,也包括了从整体出发的分段施工安全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联动,为公路工程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做好了充分准备。
2.2施工实践阶段的安全管理措施
        与传统时期的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相比,当前的安全管理在施工实践阶段,主要以指标化的管理为基础,增加了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以在线监控为准的安全管理。具体而言,在指标化管理层面,按照工种划分与施工进度安排,严格根据每日施工进度表,配套进行施工评估、施工监督,保障了施工实践阶段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在现场安全管理中,把以管理人员为主的实时安全管理,与以监控管理为主的动态安全管理进行了结合,形成了双重安全管理屏障,既可以在现场施工中,通过安全管理牵引相关工种的作业实践;又借助各项管理机制,确保了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质量的控制。在线动态监控方案的应用,以中心安全管理调度的方式,在线提醒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工况,保障了安全管理中的职能与责任之间的全面对应。


2.3竣工验收阶段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竣工验收阶段的安全管理中,主要包括了施工后的现场标志牌的设置,公路路基与路面的现场清理,排水设施和护坡工作检验等。需要注意的是,竣工验收阶段在新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克服了以结果验收为主的单一化模式;形成了过程安全管理与结果安全管理之间的融合方案,一方面,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安全管理机制,实时进行了跟踪式的每一项施工作业的竣工验收;另一方面,也通过最后的结果验收,使全过程安全管理和最后的安全管理验收结果进行了有效比较,既可以从中吸收经验与教训,也能够真正做到系统性安全管理方案的全面落实。
3、公路工程施工中主要施工技术
3.1路面施工技术
        在路面垫层施工方面,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中,细化了各项指标,对含泥量、粒径等实现了精准化控制;并且在路面施工前通过实验室试验,对应用到路面后的路面密度、弯沉值等参数进行了复核,进而使其能够满足了排水性能、抗冻性能方面的标准要求。在路面基层施工方面,主要以配套性的施工为准,目前在原材料选择方面控制十分严格,而且配套的技术应用也具有针对性,尤其是在设备的类型选择方面,使其与公路工程等级及施工需求进行了有效匹配,可以借助夯实标准,通过橡胶轮压路设备、钢轮压路设备、摊铺设备对路面基层进行标准化施工作业。
3.2路基边坡施工技术
        在当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十分重视路基边坡的安全管理,扩大了保障路基安全与稳定性的技术支持范围。具体而言,由于地质构造、地理地形、水文条件、气候特征、交通运力、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路基边坡施工中,增强了对于路基边坡的高度、坡度设计研发能力。一方面,根据对施工区域的土壤湿度、边坡高度、压实度等因素的数据化解析与实验验证,完善了边坡开挖方案设计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在坡度确定方面,以地质条件为准,通过解析其中的地质结构、岩石性质、风化程度及原因等,给边坡开挖设计与路基边坡高度的选择及坡度的设置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极大的保障了路基及边坡后续应用中的有效性。
3.3排水设施施工技术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经验实践证实了,排水设施在公路施工中的重要性,经过近年来对市政公路工程和乡村道路工程方面的公路病害治理,明确了“建路必排水”的原则,增强了路基排水工作力度。在具体的路基排水设施施工技术方面,目前研发了系统性的排水方案,可以将路基、边坡、路面等统一起来,进而设置系统控制能力较强的排水系统;一方面,增加了具有多元化特征的沟渠、渗网、边沟等系统排水设施;另一方面,在排水系统施工实践中,结合每段施工区域的具体特征,因地制宜的细化了局部排水指标,在每个排水区域内增强了“导水”能力,降低了水力因素对公路的破坏。
4、结束语
        在总体经济体系建设时期,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中,扩增了市场在其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通过吸收“系统控制思维”与“产业链思维”,强化了安全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指标化应用;另一方面,运用“工业设计思维”,扩大了对施工技术的研发设计,为我国新时期公路工程施工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同时,借助安全管理与施工技术之间的资源融合,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项目管理方案。因此,建议在新时期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为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向全球市场输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韦俊业.探析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4(21):250-251.
[2]苗玉磊.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2019,16(15):134-135.
[3]郭志建.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9,17(14):143-144.
[4]曹圣华,张粹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完善措施[J].四川水泥,2019,11(5):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