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齐朋飞 李琳洁 沈丽 王淑颖
[导读] 新型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能够提高暖通空调的利用效率。
        齐朋飞  李琳洁  沈丽  王淑颖
        身份证号13018519871116****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28219850629****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32068219870705****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110219910512****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新型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能够提高暖通空调的利用效率。本文从暖通空调能耗现状入手,介绍了多种暖通空调节能新技术,分析了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变频技术
        
        我国暖通空调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5%。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用户的制冷需求直线上升,空调负荷投入大,如果不能在空调负荷的控制中有效应用节能技术,会加大电能以及煤炭等能源的消耗,加重环境污染问题。对当前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发现,我国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市场良好,应用节能技术可以降低20%~35%暖通空调能源消耗,在保证人们需求的基础上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1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意义
        建筑行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同时也资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由于建筑行业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水平的高低事关建筑整体能源消耗和使用水平的高低。所以,加强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路研究的力度,对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水平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措施
        2.1供水和通风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
        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时,必须根据节能降耗理念的要求,积极的进行供水系统冷却水、冷热水系统的优化,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空调系统的供回水和冷冻水温度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才能在有效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输送能耗的同时,达到延长空调系统使用寿命的目的。比如,设计人员在进行供水系统的设计时,对系统后期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为了便于供水系统后期的维护和保养,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采取一泵到顶的设计方式,才能在确保供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降低后期维护保养的难度。另外,设计人员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必须根据所在地区的不同,及时的进行节能设计方案的优化和调整,才能将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比如,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在进行供水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采取将供水系统设计为冷却塔循环的模式,这种运行模式不仅有效的缩减了循环水泵的扬程,而且促进了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效果的大幅度提升。由于冷却塔循环模式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冷却塔处于通风性良好的位置,才能实现降低能量损耗的目的。
        2.2热回收装置的节能优化设计
        为了确保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设计人员在进行热回收装置的节能优化设计时,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热量浪费现象的出现。热回收装置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流体转换效率的提升,而且对于室内载热等各种存在差异流体之间的转换效率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空调新风负荷大约占整个空调新风系统的30%~35%,所以,为了确保暖通空调运行过程中,室内空气的清洁度,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时会将室内的空气自动的排向室外。而在空气循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消耗大量的热量。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人员可以采取增加热回收装置的方式,进程新风能量的传递,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自身能源消耗的目的。正是因为热回收装置的应用不仅达到了减轻暖通空调系统新风负荷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这一设计方式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


        2.3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节能优化设计
        虽然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设计人员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进行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研究的力度。比如,针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通过太阳能集热板、光电板等收集太阳能,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而针对地热能的利用,则主要是以建筑地下热泵系统为主,通过对地热资源转换的方式,将低温位的地热资源转换为高温位的地热资源,从而达到提升调节暖通空调系统制冷或者制热效率的目的。
        2.4智能化自控技术的节能优化设计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出现的初期,设计人员设计的暖通空调系统都是以人工调节的方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操作方式不仅对操作人员的依赖程度较高,而且需要操作人员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采取人为调控的方式才能确保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流量等各方面满足空调系统运行的要求。如果人为调控不及时或者不到位的话,那么就会对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舒适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通过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加入中央监控软件和智能感应系统的方式,进行室内温度、湿度的监控,避免了人为调控不到位对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了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效率的全面提升。
        2.5注重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系统设计不仅与建筑物本身的构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建筑室内应用自然通风系统还具有改善室内环境,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时,可以将其视为调节室内温度的方式,在不需要消耗能源的情况下,完成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随着自然通风系统的应用,不仅减少了风机的能耗,同时这种环保健康的通风系统设计方式,通过向人们提供更加新鲜空气的方式,为人们营造出了舒适的生活居住空间,满足了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绿色环保要求。另外,为了促进自然通风的效率,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物自然通风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将混合通风系统引入自然通风系统中的设计方式,进行室内风量、气流大小的调节和控制,促进了室内空气循环效率的提升。
        3暖通空调节能新技术
        3.1变频技术
        压缩机是保证整个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当空调制冷时压缩机会消耗暖通空调系统较大部分的电量。而传统压缩机定频工作,随着室外环境温度降低,室内空调负荷减小,压缩机的功率也不会随之变化,电能浪费严重。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变频器来控制暖通空调压缩机的供电频率,以此控制压缩机功率,压缩机可根据负荷无级调节。此外,变频空调内置的传感器能测量建筑的内部温度,并根据测量结果来调整压缩机的转速,以保证制冷调节质量、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交流变频空调和直流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存在一定差异,前者工作原理的重点在于对稳定差的测定,生成特定的频率信号,从而有效控制压缩机的电压、转速以及制冷量;后者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是通过改变加在永久磁铁上的电压实现对转子转速的控制,以此满足制冷和制冷需要。
        3.2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
        空调系统总负荷组成体系中,显热负荷(排热)为重要部分,占比70%~80%,剩余部分则为潜热负荷(排湿)。根据热湿耦合处理方式的基本特征可知,冷源温度易受室内空气露点温度的影响,通常控制在5~7℃。仅从排除余热的角度来看,此时冷源温度在15~18℃时便可达到要求。由于显热负荷占比较大,原本通过高温冷源排走热量的方式缺乏可行性,此时需要得到5~7℃的低温冷源的支持,随之产生的问题则是能源浪费量增加,严重抑制制冷设备的工作效率。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其配置的是具有相互独立运行特征的温度与湿度空调系统,各自具有独立控制功能,前者调节室内温度,后者调节室内湿度。温度控制系统包括高温冷源、余热消除末端装置,推荐采用水或制冷剂作为输送媒介,尽量不用空气作为输送媒介以降低输配系统运行能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减轻环境污染,必须重视暖通节能技术的应用,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做好经验总结,优化暖通节能技术,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常钦光.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4):183.
        [2]李菊梅.论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