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技术创新对水利水电管理水平的提高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李晓雷 高远 赵文超 赵丹阳
[导读] 在近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给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晓雷  高远 赵文超  赵丹阳
        身份证号15040419841227****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1010919860719****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43419860916****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53419911208****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近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给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水资源调配、防洪防涝等事业都有重要意义,社会对水利技术创新及水利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分析了当前水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要不断引进新兴技术,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水利组织管理等相关创新措施,进一步提升水利管理能力,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技术创新;水利管理;水利工程
        
        水利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加强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随着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创新水利技术、提高水利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生态资源污染严重、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更需要立足民生,通过水利技术创新来提高水利管理能力,为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1水利管理工作的现状
        1.1城市工业化带来的水资源的严重污染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自古以来农业就是我国的发展重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力随之被机械所取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势必会用到大量的化肥、农药等,这些药物会随着雨水渗入到土壤中,流入河流大川,日积月累河水就会被严重污染,从而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农业的污染并并不是水污染的全部,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化工业也日益发达,在很多地区工业排水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所执行,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对河流的污染是致命的。
        1.2水利技术的不被重视
        我国产业分为三大领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其中农业中水利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起着及其关键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就目前社会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并没有给予水利技术太多的重视,应用起来也少有关注,由于社会的不重视导致的水利技术在农业发展中不能做到有效的发挥作用以及持续的进行状态更新,对于很多严重的污染事件以及水利工程上面的突发情况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导致情况愈演愈烈。
        1.3水利专业领域尚且不够完善、相应规章制度不够全面
        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带动下,水利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实际应用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发展需要领头马,政府在其过程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作用,虽然相应的水利管理部门已经建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相关的法治制度尚未出台或者并不受重视,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使得水利管理工作不能更好的在政府的帮助下顺利实施,抑制了水利管理工作的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水利技术不能更好的运用。
        2如何创新水利应用技术以及其相关的分析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2.1加大水利技术领域的科技投入比重,打造现代化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水利领域已经得到了更完善的改革,基本的工作已经运转了起来,但是很多地区由于资金不足以及思想观念的落后使得发展并不健全。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是水利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的发展需要在国家以及政府的支持之下,国家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资金的投入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水利技术能够更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

政府要完善相应的法治制度,对水利技术的创新给予肯定和支持,在足够支持基本运转的同时能够拨出一部分的资金来进行技术的创新,成立专门的创新小组。只有重视起来才能更好的发展。科技才会得到更好的运用,所以科学技术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
        2.2应用相应的新型水利技术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充盈自身,改变传统模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是必然。适当的采用BTK技术以及GIS技术,将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检测更精密、计算更准确,降低人工操作的失误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成本。信息通过平台展示,可以跨时空跨时间的浏览信息,更加透明化,有助于工作技术人员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改。
        2.3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带动科学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由于水利技术不是较为广泛,政策相对于保守,所以很多地區的工作氛围较为刻板,思想的保守使得工作不能够更好的创新,科技创新带动水利管理能力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固有思想,面对未来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对传统的思想、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现代化理念相融合。在政府配合出台相关政策,褒奖有度,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活跃工作氛围,使技术人员在轻松而又严谨的工作环境下努力向上。环境影响人,环境也带动人,只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才会更加顺利。
        2.4加强多方水利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工作,提高自身能力
        现代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面对自身的不足应该正视自我,对别人的优秀指出加以借鉴,以信息为中介,加强与全国各地优秀工作地以及国外优秀的水利工作者相互探讨,合作交流,互通有无。吸收好的工作技术,再结合我国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计划。同时,由于水利是一个多方面的领域,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洪水、地震以及其他生态状况,所以在与本行业的专业人士交流的时候也应该同地理、海洋生物学、天文地质学等相关的行业的专业人员展开细致的交流,多方面制定计划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
        3基于水利技术创新背景优化水利管理能力的策略
        为优化水利管理能力,需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用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强化水利管理能力,水利管理与现代科技结合,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取缔传统技术模式。利用RTK技术取缔传统的工作模式,不仅能弥补静态测量的不足,还可便于工作人员观测动态数值的变化,显著提高管理的时效性以及实效性,解放人工管理的资源,实现对野外水利工作测量的精准协助,节省人工成本。而CIS技术测量,则是利用先进的载波相位,对地质环境以及土质进行实时测量,获取的数值就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且CIS技术使用信息技术,在CIS信息化系统上直接进行运行,且不受客户端的限制,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都可以查阅资料以及浏览,显著节省了资料收集时间,在CIS信息化系统上直接进行电子地图的查看,通过手机进行信息共享,以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联动,大大缩减了时间并且能节省人力、物力。
        信息化技术保证水利管理能力的提升。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显著优化水利管理能力,水利部门借助信息技术能直接进行防汛预案的制定,水利管理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能及时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和服务支持,防汛预案在信息化系统中的落实,就能显著改变传统模式的局限性,将洪水预警、预警方案和调度决策直接引导信息平台上,便于各部门及时协调和沟通,在掌上GIS资讯系统和RTK作业模式与计算机系统的联动,可以模拟整个洪水过程,明确波及范围,进而尽快地将洪水预警传递给各个组织,积极做好防洪抗灾的准备,依据洪水预警所处的警戒层次,做好调度决策。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理念不断革新的情况下,政府、企业及民众应当对当前水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水利技术创新,进而促使水利管理模式和理念改革,提高水利组织管理水平,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翠如.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与设计,2019(21):2720.
        [2]刘巧华,杨丹.简析如何利用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9):3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