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野
南京华宇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的城市给排水工程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市政工程优劣的重要指标,要科学化合理化地实施市政的排水工作,在提升排水质量的同时加大排水效率的控制,以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为基础形成现代化城市的优化建设,发掘雨水管道在施工质量方面出现的通病,并基于这部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解析处理这些管道建筑漏洞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市政;雨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
引言:
排水系统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排水设施的漏洞不仅关系到城市整体环境优化,对于临江、沿海城市还是防止洪水的主要方式,为了提升排水系统的有效利用率,加强雨水管道的使用效能,就需要针对当前排水管道出现的问题进行细化分析,有效解决施工中常见的弊端与漏洞。
一、城市雨水管道的设计
(一)城市雨水管道排水口的设计
当前市政工程运行过程中,一般的河道就是雨水排水的主要出口。设计师在设计雨水管道的排水口时一般设计的模式都是淹没式的,这种方式出水的高度要比整体的水位高度低一些,能够依赖地形形成完善的出口设置。同时要是出水口没有阀门装置对出水口位置进行有效设置,在涨水期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河水倒灌现象,而在枯水期水流速度降低的时节也可能由于水流速度较慢而影响雨水管道整体的排水能力,长此以往管道内出现积水问题会回流,造成城市交通以及生活上的不便。
(二)城市雨水管道建立在海绵城市理念上
当前不少市政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雨水管道设计的环节时采用的方法要更加关注整体的排水效应,针对城市整体规划开展细致的研究工作,在规划范畴内建立空间化格局,以此为基础形成完备的城市发展理念,力求适应当前城市雨水管道系统的发展,要将海绵城市的规划理念落实到实施城市规划当中去。
针对市政工程设计中要求的排水管道设计样式,不论是雨水管道的排水系统还是需要在雨水超标前提下开发的排水系统,首要关注的就是要保障整体系统的流畅度,从而有效降低雨水对于城市生活以及道路交通的不良影响,以完备的允准模式维持城市内良好的生态体系运转[1-2]。
.png)
为了降低雨水排水不利带来的污染可能性,还需要针对雨水的排放进行分区处理,依照分区处理的模式实施合理化的布局,从而保障整体的环境径流受到严密的保护,不会对当地的水域面积以及地面的起伏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要建立科学的排水体系,以经济环保作为排水的基础理念,设置相应的雨水花园以及雨水湿地,保障在整体排水不畅的前提下,雨水还有一定的地方可以进行自我消解或者灌溉使用。
(三)城市雨水管道口的不断改进
在位于水位出口处要注意将水位本身顶托的要素考虑进入,以溢流闸门的形式来进行实际设计,在汛期尤其要注意整体的雨水管道设计要与抽水泵相互配合相互依存。除此之外,设计师在一部分地点还需要设置隐秘的雨水口,以便于城市交通总体规划排水,设计排水管道以及系统过程中要考虑整体排水线路的可靠性,并以此为基础选取最佳方案实施整体的设计以及采纳工作。在城市低洼处要尽量加多一部分的排水口数量,保障低洼区的流水速度。
二、排水施工问题引发的雨水管道通病及解决措施
一般的是正在修建排水系统时呈现的是以网络化为主的复杂的排水体系,这个体系需要囊括整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因此会与原本城市规划的结构还有建筑物产生一定的交叉,就需要避让原有构筑物,一旦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管线最终的排水工作就无法顺利实施,很容易造成雨水倒灌或者路面积水的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在施工阶段就需要实施严格的测量工作,根据规范化的量表实际情况进行交接桩的重复式测量,保证整体交接桩能够获得必要的保护,防止之后如果交接桩出现了损毁或者破坏的现象,就会影响排水网络整体布线的精准程度。同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要针对当地的水文地理进行严格的调研工作,保障当地地理条件差对管线的埋设造成任何的危害,在实施放样过程中也需要严格实施相关的行业规定,以规范化的操作,保障误差降低到可承受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依照样桩确立的标准进行施工操作,保障整体的排水沟槽以及平基部位能够获得最终的验收,而验收过程中要保障整体的精准与合理化,推进管座混凝土的合理施工,防止可能出现的施工不利因素,如果管道受到了不合理的挤压可能会产生位移的状况,此时要尽可能避免对管道发生任何程度的挤压。同时在管道建设时确认周边建筑物的位置,实行避让策略,采用恰当的位置进行施工作业,以井间直线连接的模式,保障管线位置处于畅通状态,从而保障后续的排水作业能够顺利实施[3-4]。
.png)
三、管道不稳定引发的雨水管道通病及解决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雨水管道自身的稳定性,如果稳定性过差就可能导致整体的管材连接出现问题,接缝出现高差甚至封闭管道出现渗漏的问题,导致整个项目施工质量无法达到管道应有的质量标准。同时还可能由于当地的土体沉降或者是局部产生的积水状况而诱发管道的沉降,导致不堪重负而形成管道断裂。
要做好防治工作,在保障管道稳定性的基础上加强整体雨水管道的牢固程度,就需要针对周边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妥善的、全面性的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于不符合建设要求的图纸部分进行更换或者是改良,采用这些方式来提升管道基础承载能力。注意现浇基础混凝土施工时,在整体施工开始之前要制定好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工作计划及方案,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要合理掌握混凝土的施工及养护质量,保障强度能够在限定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之后才能针对雨水管道进行下一步的铺设工作。如果槽底整体土质过软,那么就需要针对软土进行更换清理,找寻合适的材料,以选取的材料作为最终的换填材料回填进去,保障整体的槽底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以及能够担负管道重量而不会产生沉降的强度。还需要注意槽底周边地下水位的高度,如果槽底处于较低的地点且不能更改管道埋设位置,就需要做好管道周边的降排水工作,可采用集水坑及井点降水模式来及时排除工作面积水,保证管道施工的质量[5]。
四、雨水管道管材通病及解决措施
管材本身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整体施工的质量,由于一部分管材本身存在龟裂或者厚薄不均匀的现象,就很可能导致管材不具备足够的抗渗能力,很容易在雨水排水过程中产生漏水现象。
针对这种状况,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管材实施严格的管理,在进入建设施工场地之前,要筛选合理的管材供应商,并获取管材的质检报告,同时在管材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一部分管材进行全面检查,保障管材从外观到质量都是平整而不存在麻面,同时敲击时能够听到清脆的回声,保障整体管材厚薄的分布非常均匀,整体管材合乎质量要求。针对混凝土管材的质量甄别,首先要检查整体管壁无裂缝,内壁内的缝隙也不能超过0.05毫米,要注意管材检查需要实施多重检查模式,进入施工现场前需要实施第一次检查工作,而安装之前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工作,检查环节必须认真仔细,确保无误才能进行有效安装。同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材料的施工标准方式进行,保障材料不会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6]。
五、施工工艺引发的雨水管道通病及解决措施
施工工艺引发的问题较为普遍,一般的问题主要就是在进行接口处理过程中整体的作业方式并未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应当采用反复试验的方式,确认连接口不存在其他杂质,施工时要注意周边的地质环境、地下水位置以及接口处的最终清理工作,以干燥清洁处理为最终目标,完成之后刷冷底油,保障管材整体连接的切实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由于对质量监控不到位而产生的质量问题,比如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未及时清理杂物混进泥浆,振捣不密实,养生时间不足等造成基础强度不足,造成管道沉陷、偏移、错缝,所以要依照具体的施工流程办事,满足施工各个环节的细化管理工作,才能保障整体砌筑符合管道建造的基本标准以及最终目标[7]。
六、结束语
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各个环节中的建设发展,其中雨水管道排水属于隐蔽性较强的工程项目,虽然在施工中不是显著位置但是与居民生活安定与安全息息相关,需要每个环节的精密检查与验收工作的落实,保障工程每个环节的质量,才能够有效避免产生雨水管道的质量通病,从而形成高质量的雨水管道排水系统。
参考文献:
[1]丁西焘.浅谈市政工程雨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3):1334.
[2]王天夫.浅谈市政排水用塑料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商品与质量,2019,000(039):237.
[3]陈秋萍.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1):2055.
[4]杨涛涛.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9):348.
[5]市政雨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浅析[J].于永泉.科技展望.2017(20) .
[6]浅析雨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J].董旭.民营科技.2016(06) .
[7]市政雨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浅析[J].陆佳丽,徐磊.科技与创新.201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