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新 苗成顺 韩志发 戎欢欢
身份证号11022619830111****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22519790608****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62519870316****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12319830908****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 要:在整体施工过程中仍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施工管理风险普遍存在,对此要着重关注,并结合相关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切实有效采取相对应的防范策略,以此使建筑工程项目取得更大的效益。基于此,重点探讨和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以及相对应的防范策略等内容,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1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风险种类
1.1组织风险
组织不同决定其组织职能也有很大区别,所以,组织应满足施工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需求。针对当前组织风险进行分析,应组建有目的性的工程组织机构,制订相应的工作流程,而组织管理不健全、针对性不够强的组织结构会在一定范围影响项目风险预控策略的实施。
1.2 合同风险
施工项目合同是确保各方利益的主要书面文件,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时,常会出现合同风险,其对建筑项目效益影响非常大,所以,参建的单位要提升对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特别是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时,要及时对合同风险进行规避。同时,在合同制订过程中,一旦合同的选择方式与计价方式存在差异,就会出现各类不同风险。合同双方需要结合其自身的利益需求,对合同的总体内容进行有效编制,各个参建方和施工企业也需要明确其自身的基本职责,因为一旦职责不够明确,对有关赔付条款和流程等不完善,也会导致合同风险的产生。
1.3 经济风险
招投标是参照相应的招标文件开展的 所以投标人需要认真仔细地对招标文件进行分析,并熟知投标者的需求,了解设计图纸的相关内容,明确项目质量需求,了解合同条款和工程量清单。生产成本价格一旦出现任何波动,且涉及范围比较大时,也会影响工程项目承包的总体进度,给整个承包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材料设备的资金供应一旦不及时,且材料和设备质量不合格,或是工艺不到位,就会影响施工工期,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国家对于税种和税率进行调控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风险。
1.4 安全风险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是衡量项目整体效益的主要关键,施工安全是后续开展施工的前提条件之一,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也是风险预控的工作主要核心内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多为露天与高空作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存在很多安全事故隐患,如在现场施工没有设置相应的电路和机械设备等。而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工作人员也时常出现不足,没能做好对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且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到位,从而致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常出现不规范现象。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的防范策略
2.1 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风险企业决策层和领导层要着重关注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在具体工程项目施工前,要着重针对工程的相关风险进行切实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并研究相应预案,筛选优质方案,制订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为各项管理风险提供防范策略,并在风险决策中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支持,把风险防范策略作为核心进行管理。
最大限度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养成风险管理习惯,规避重速度轻质量的弊端,把施工风险管理当作建设主导,针对风险评估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和监督,对态度不够端正或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的人员进行处罚,使行业环境进一步净化,确保风险防范意识真正提高到战略地位。
2.2 确保风险管理机制真正建立健全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现场要贯彻落实项目施工负责人制度,设立总体协调任务人员,明确相应的施工经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提升管理效率,使整体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企业要指定具备较强管理能力和风险处理能力的人员,针对整体施工事项全权负责。负责人要对材料设备的采购和应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严格管理。工程竣工后要邀请相关专家和负责人做好严格细致的验收工作,同时要隐蔽签证,从根本上避免事后补办签证手续问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队伍的表现要和安全生产年收入及年末绩效考核等有效挂钩,使绩效考核机制得到有效落实,并呈现出更大的效益。与此同时,确保整体施工过程的施工人员互相监督,提升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符合既定的业内标准,有效规避相关风险因素。
2.3 健全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着重把握信息技术的优势,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系统进行构建和管理,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充分的体现,着重做好相关数据和信息的记录及保存分析等工作。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招标之前,要针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了解,着重把握项目招标文件的各项技术要求以及材料、机械等方面的信息,不能盲目出价,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风险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从根本上分析合同的风险性,并进行切实有效的风险评估,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分析。针对条款不够清晰或比较模糊的内容,要切实有效反馈,纳入到合同条款之中。项目管理者或公司的决策人员要具备维护信息系统和运用信息系统的能力和素质,针对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进行有效熟悉,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环节的风险做好识别和判断,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最大限度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提升其高效性和针对性,使信息系统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推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性能方面有更大的提升。
2.4 合理转移风险
在具体的风险管理实践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转移。
(1)要在施工合同中加入关于索赔的相关内容,因为针对无法预知的风险不能充分的把握,要对于风险在全过程中进行有效预估和控制,充分认识到风险对于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都会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双方都要尽可能使风险得到切实有效的转移。
(2)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要事先约定相关情况下的索赔条款,并有针对性引用和借鉴国外项目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在施工企业积极树立风险转移意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也要关注风险因素的转移和控制。
(3)可选择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购买相应的工程保险或者工程担保,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对此,相应的标准要求要充分明确,并在整体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5 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企业要积极引导内部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意识,让员工能够逐渐认识到风险管理的意义,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及职业道德,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为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制订科学合理的风险预防措施,以企业健康发展为中心,全面考虑市场经济方面带来的影响,逐渐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从而提升风险管控效率。
3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风险因素,对此要着重加强管理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效率,使相关的防范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以此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促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站稳脚跟并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守霖.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7(20):19–20.
[2] 张博.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分析[J]. 民营科技,2017(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