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华
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越来越多,其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强化施工过程各工序尤其是主体结构工序的施工管理工作,确保每道工序质量达标,为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前言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工程中,相当部分工程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高层建筑结构垂直度高、涉及多项施工技术和隐蔽工程,施工过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有着较高要求。其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质量和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如果管理不到位,出现质量隐患,会影响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正常功能的发挥,甚至出现变形、坍塌等质量和安全事故。
因此,一定要根据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措施,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施工,高质量完成各工序施工任务,为市民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见图1)
.png)
图1
一、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特点分析
1、高层建筑需要施工的内容多,施工任务繁重,施工工期紧张,一旦确认施工工期和进度以后,不能随意进行修改。
2、高层建筑通常都有十几层或者几十层,存在较多的剪力墙以及阳台等,对垂直度有较高要求,必须确保剪力墙的垂直高度。
在进行剪力墙施工过程中,要准确确定轴线位置,剪力墙模板作业完成后,要采用专业仪器轴线进行检验复合,保证其误差在规定允许范围内。阳台平栏板上预留栏板钢筋,当结构施工到十层以上,再对阳台栏板后续浇筑,可采用五~七层一浇的模式,这种做法,能有效控制阳台栏板的上下垂直度,也不会影响主体施工进度。
(3)防水任务繁重。高层建筑中屋面、外墙、卫生间、厨房等位置,容易产生渗漏,防水要求高,必须做好防水质量控制。
(4)高层建筑吊顶少,对房间的方正性、对房间的顶棚平整度高。
应当采用大模板进行楼层模板施工,模板工序完成后,要对模板体系进行检验,包括其刚度、承载力、稳定性等,必须达到国家规定以及设计要求。 此外还需要用检测仪器检测每层楼的楼板四角及中心位置,保证测量成果满足规定要求。
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涉及到多项工序和不同专业,因篇幅所限,文章仅对主体结构关键施工技术包括施工测量、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进行深入分析。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2.1 施工测量
测量工作是保证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必须做好对“三线”(标高线、垂直度、轴线)的控制工作,同时做好施工过程沉降观测工作,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2.2模板工程
要保证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必须选择合适的模板体系及其质量控制工作。
所选择的模板体系能满足以下条件:结构及构件的规格、尺寸、形状和各位置间的准确;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达到设计标准; 模板方便拆装;方便绑扎及安装钢筋;接缝严密不能出现漏浆。表面要保证平整,以达到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方便后续对其进行装饰粉刷。为加快施工进度,准备的模板数量要足够,可以满足三个楼层安设需要。为提高模板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支设模板时要在梁、柱相应位置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对拉螺栓,可以消除炸模隐患。
结构墙作业期间,板墙根交汇处要作找平处理,提高该处密封性能,位于外墙外侧处的模板,要适当提升高度。阴阳角拼接部位施工时,必须加固封头,对接缝处进行补强,模板厚度要适度增加,提升结构墙的严密性。楼梯模板施工时,要妥善处理底边位部位附近的钢筋,确保里面位置钢筋比踏步高出10mm。当混凝土强度满足相关规定时,可以拆除模板。为确保拆除作业安全,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和原则进行,设置安全网后有序拆除。(见表1)
表1 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
.png)
要按照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的、后拆承重的”的顺序进行拆除模板。
拆除后的模板要妥善处理,能够继续再利用的就要进行标注并做好相关保护工作,以便日后工程施工再次使用。如果不能用的再另外处理。
2.3钢筋工程
在高层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是重要的受力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内在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一定要确保钢筋质量,满足设计和规定要求,按照施工图纸指引,确定所采用的钢筋规格以及绑扎数量。(见图2)
.png)
图2
绑扎钢筋时,接头要采用错开布置,交汇处的钢筋,要用钢丝绑扎,钢筋绑扎固牢紧密,连接钢筋时,必须保证荷载构件布置合理,根据“支座下铁,跨中上铁”的原则实施,接头处的钢筋要交错叠合,保证梁柱和扎板钢紧密固牢,此外,由于梁或柱交叉处,均存有大量钢筋,故需要对钢筋进行标记,根据钢筋形状不同采用相应类型的支架进行固定,从而保证钢筋整体的稳定性。
此外,由于梁、柱节头处钢筋密集,必须要有核心箍绑扎,如条件所限不能绑扎时,可把箍筋分成两个,待绑扎完成后,再搭接10 d焊接成封闭箍;按设计要求设置受力筋保护层,并且保护层的厚度按规定执行。为防止钢筋偏移,要在柱竖筋的楼面位置加焊一层相同规格的定位箍和定位筋;要等安装配管(如水电管线、预应力钢筋套管等)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楼层负筋的绑扎。绑扎楼板负筋时要加Φ10 钢筋马凳,纵、横间距以1.0 m为合适;完成负筋绑扎后,严格在其上面进行踩踏,防止出现负筋偏移问题。
完成所用钢筋施工作业后,要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验收,确保质量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后续作业施工。
2.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是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
现在很多工程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期间要密切关注和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要按规定时间和线路及时运达施工现场,在搅拌混凝土时严禁加水稀释,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质量进行控制,确保用于施工的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和规定要求。
2.4.1泵送混凝土控制要点
在泵送混凝土施工期间,料斗内要放入足量混凝土,确保其高过缸筒口上1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内。要适当控制吸入效率,连续作业。
2.4.2浇筑混凝土
(1)剪力墙、柱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浇筑上述构件时,要先在墙上、柱头设置下料平台,之后把混凝土放在平台上面,采用人工方式把混凝土放至模内,并分层下灰以及振捣。浇筑作业开始前要在墙及柱根部,铺上一层厚度为30-50mm的砂浆,砂浆等级必须与混凝土相同。
(2)浇筑梁板混凝土作业时,必须连续进行,并在前层混凝土凝固之前完成后层混凝土浇筑,要重视屋面及各层卫生间浇筑情况,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不得存有施工缝,提高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渗漏问题。
(3)需要设置施工缝时,为方便施工,要把施工缝位置设在结构剪力墙最弱部位。要控制施工缝的作业时间,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才能进行。
2.4.3振捣混凝土
(1)混凝土经过振捣,方可提升其密实度及可靠性,可采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直插及斜插作业,振捣时注意快插慢拔,插点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进行,振捣期间注意不能碰撞预埋件和钢筋,并及时观察混凝土变化情况,发现捣实后则可停止作业。
2.4.4混凝土养护
浇筑作业完成后,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常温下要在浇筑作业完成后10~20小时,要及时在混凝土上面加盖麻袋等设施进行洒水养护,遇到炎热天气,可以把养护时间适当提前。要连续养护14天或以上,观察混凝土变化情况,做好有关记录。
三、结束语
现阶段高层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项目特点,做好主体结构工序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提高整体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社会建造放心工程。
参考文献:
[1] 董仲阳,陈晨,浅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居业,2015,16
[2] 崔海勋,浅析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管理技术,经营管理者,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