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石清花
[导读] 当前因为招投标制度的深入落实,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兴起了许多招标代理机构,这些机构伴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发展而产生,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重要行业。
        石清花
        中国民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621
        摘要:当前因为招投标制度的深入落实,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兴起了许多招标代理机构,这些机构伴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发展而产生,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重要行业。通过招标制度的落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公平、稳定的发展,有效控制了因职务便利造成的贪污腐败现象。为了促进招标代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中国已经对于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了约束,肯定了招标代理机构自身的法律地位,也对于其权利范围和相应的工作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保证了市场的稳定进行。但目前招标代理行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暗箱操作、违规操作的现象偶有发生,市场环境亟需整顿、完善。
        关键词:工程;招标代理;问题;建议
        引言
        招标代理即工程建设单位依照一定标准选择市场口碑好、信誉度高的代理机构,双方签订代理合同,由机构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代表建设单位开展招标活动。招标代理行业是建设行业发展至一定程度的附属产物,因发展历史还不长,目前的招标代理市场还存在准入标准不高、规范性不强等问题,需要对招标代理活动做严格监督。
        1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存在的问题
        1.1行业监管方面
        作为新兴行业,招标代理市场培育、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宏观监督和引导,制定严格的招标代理行业准入标准及评价机制,对代理机构发展做出正确引导。我国推行招标代理机制的时间不长,目前仍存在监管措施不到位、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等问题,加之行业透明度不高、专业性较强等因素的限制,给行业监管实施带来不小困难。例如,某省对省内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采取动态考核的方式,将年度考核和随机抽检相结合。因该考核方式过于集中,不少代理机构会在考核期限内重点开展“查缺补漏”、“为查备战”工作,以顺利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随机考核所覆盖的机构又非常有限,也很难起到敦促代理机构规范发展的作用。
        1.2代理行为不规范
        随着近年来工程招标代理行业的快速扩张与发展,从业的门槛不断降低,导致了许多机构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整个行业的发展处于持续被压缩的被动状态,整体的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有一部分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为了提升业务量就采取了低价竞争的方式,更有的为了迎合委托方不合理的要求而做出违规违法的事情,严重影响了代理机构的名誉和声誉,也破坏了招投标市场的公平、公正。长此以往,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虽然获得了短暂的收益,但是不利于长期的发展,不利于整体行业竞争,也使该行业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2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建议
        2.1项目实施过程规范化管理
        通过制定采购文件标准化模板,集中开评标场地,引领、规范招标代理操作,并通过自动派发项目,动态跟踪管理项目进度,收集归纳音视频、纸质文件等,减少与代理机构之间信息差,彼此制约、共同促进采购质量提高。由采购管理部门统一规范采购工作文本编制模板,主要包括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开标记录、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采购报告和采购结果等相关工作表单,保证文件内容合法完整、格式规范、描述准确。开评标场所集中管控,开评标场所由招标代理机构进行轮流值班管理,并按月度上报交接清单日志,有效监管开评标过程。加强评审现场管理,制定招标现场管理规范,防范招标现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加强保密和信息安全工作,并留存、归档开评标过程中所有资料原件及电子文档。项目派发自动化,供应链系统中增加采购项目自动派发招标代理机构的流程模块,项目依次循环分配,按代理机构中选份额依次进行派发。


        2.2维护公平公正竞争环境
        在招标项目合同没有正式中标签约之前,整个招标投标过程必须遵从“黑箱理论”,只有走完招标、投标以及评标、定标、项目合同签约的整个流程,项目招标的“黑箱空间”才能最终揭开盖子,变成中标结果大白于天下的“白箱空间”。从市场交易的纯粹理论上来讲,只要“黑箱空间”没有走完整个流程,在其中间环节有任何跑风漏气的现象,其招标过程都是一个需要作废的失败过程。招标代理机构既要忠诚于招标人也要衷心服务于投标人、评标专家,并接受相关监管机构的行业监管,从其角色定位来讲,某种程度上是“黑箱空间”的“提箱人”,必须维护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市场竞争环境,对所有想事先了解“黑箱空间”并妄图操作“黑箱空间”的人保守商业秘密,只有保守住招标过程中的商业秘密,招标代理机构才能守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守住廉洁从业的职业底线,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中才能牢牢站住脚跟。
        2.3招标代理机构转型升级后的健康发展思考
        当下中国的工程招标代理市场和相应的咨询服务市场正在快速的发展,相关的机构呈现出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与工程造价机构融合发展的趋势。整合后的机构在组织运行模式和参与的主体方面都经历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本的招标代理业务、造价咨询工作等进行了融合式的工作过程,涉及到了工程建设的始末。当下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而在此过程中,如何进行权限的定义、利益的分配,以及增强行业自律准则等都成为市场运作的重点,也是对于综合性咨询机构的重点考验。而在这种变化面前,需要进行更为精准的行业监管工作,如何进行完善的备案和有效的监管也成为了管理机构的难题之一。第一,未来单一化和综合化的管理模式会成为主要的监管模式,涉及到了发改委、司法部门、工商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工作,共同进行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缺失的现象发生,进行高效的管理工作。第二,需要对从业人员、机构信用、技术力量、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增强相应管理工作体系的规范性,促进业务的规范化的发展。第三,还需要利用信息智能化和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增强管理的时效性。
        2.4行业动态监管
        第一,代理机构资格管理。严格制定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营业执照申请及审批条件,对机构资格条件、承担责任、权利义务等做详细说明,把好招标代理市场准入关,若有关机构通过审核,需进行网络信息披露,使其接受行业及大众的监督,优化招标代理生态环境。第二,落实动态化监管。详细划定招标代理市场监管责任,避免出现各级监管部门工作重复或遗漏的问题,使得市场监管覆盖区域内全部招标代理机构。依照区域招标代理行业发展现状,合理确定线下抽检、评价的频次和方法,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挖掘更多招标代理中存在的问题。动态监管中,审查内容应涵盖机构业务承接、人员从业资格、招标文书等,针对监管过程发现的专业能力欠缺、职业素养低下、责任履行不充分等问题,予以一定整改时间,若到期仍存在相同问题,做清退处理。
        结语
        随着建设行业招标代理市场容量的扩大,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逐年增强。企业应针对代理机构管理坚持正向激励与惩处问责并举,对于勤勉干事、服务精益、自主创新的优秀代理机构给予业务份额奖励,对于履职不力、消极应付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严厉问责,涉及违法乱纪行为的代理机构依法严肃处理。通过一揽子合规性管控策略,大力引导机构良性竞争,充分激发机构的活力和创新热情,促进整个招投标过程更加规范、有序、高效开展,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中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唐性强.对如何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思考[J].招标与投标,2019(4):24-25.
        [2]吴冠仪.以“双理论”指导高校招标代理机构管理[J].招标采购管理,2019(11):3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