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学斌12 张宏刚12 陈荣祥12
1崇信县自然资源局,2崇信县林业和草原局 甘肃平凉 744200
摘要:苹果树整形是综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要想连年高产稳产,适宜的树形是关键。本文通过对崇信县和山东蓬莱市气候类型特征对比、“倒伞型”与纺锤形、开心形树形结构比较,以期为优化苹果树形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引进推广;倒伞形;自然高光效
我国苹果生产主要有三大产区,分别是环渤海湾产区、黄河故道和秦岭北麓产区、西北黄土高原产区,全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由东向中西部地区和北部、高海拔地区转移,向劳动力密集及劳动成本低的区域和病虫害较少的新兴苹果产区转移[1]。蓬莱市属于环渤海湾苹果产区,崇信县属于黄土高原优势产区,海拔、光照、温度等自然条件均要优于蓬莱市,相对来说在发展苹果方面具有更大优势[2]。
1 蓬莱市和崇信县气候特征
蓬莱市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其地势南高北低,属山前冲洪积、丘陵录蚀平地为主的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15~25m之间。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7℃,年平均日最高气温28.8℃,年平均日最低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9℃,年平均降水量664mm,年平均日照量2826小时,无霜期平均206天,相对湿度65%,年均风速5.2m/s。崇信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无霜期183天,年平均气温10.7℃、降雨量646.5毫米,海拔1085.4~1728米(平均海拔1393米),全县森林覆盖率36.02%。根据生产优质苹果的7项生态因子分析,两地区在生产苹果方面优势明显。
.png)
2 苹果树“倒伞形”与纺锤形、开心形树形结构特点
.png)
3 结果与分析
采用“倒伞型”技术建园采用4m×6m的栽植模式,每亩栽植28株,第一年栽植开挖营养槽,一次性上足基肥,第二年施肥为机械化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为主,不开沟不挖坑[3],采用铺撒的方式将肥料施于果树下,用滴灌浇灌,大水大肥后用双色膜全园覆盖除草保墒,逐年如此类推。
目前苹果修剪主要是以三大主枝为代表的纺锤形、自由纺锤形、开心形为主,“倒伞形”修剪法与传统的修剪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明显不同,管理相对粗放、树形园貌不美观,推广阻力较大,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4]。
4 结论
崇信县与蓬莱同属于中国苹果生产的优生区,两地除海拔差异较大之外,其他影响苹果栽植的环境因素基本相似,且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显著,更有利于苹果糖分含量的积累。相比之下,崇信县种植苹果的地理优势更为明显,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更具有优势。采用“倒伞型”树形结构的种植模式建园[5],相比矮化密植模式建园成本较低,前期投资少;相比乔化苹果园亩年产量更高,群众易于接受,可以试点栽植,为果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探索出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李亚芸,苏瑞芳.苹果常见树形优缺点及选用建议[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4(01):21-22.
[2]张秀莉.苹果纺锤形改造为主干形的技术与效果[D].塔里木大学,2017.
[3]刘吉祥,刘照亭,阎永齐等.桃树倒伞形整形修剪及配套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34(12):149.
[4]刘志坚,杨聚德.苹果“珠帘式”树形结构及整形修剪技术[J].北方园艺,1999(06):51-53.
[5]牛自勉,田建保,卜万锁.苹果的细型主干形[J].北京农业,1998(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