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川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搞好公路建设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出行的便利,而且可以促进城市的道路优化设置。在公路施工中,要按照标准实施作业,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稳定。要使公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好关键角色,我们就要对公路施工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管控。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管控
引言
如何保证施工安全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课题,国内不少学者对公路施工安全做了相关研究。从公路施工安全监管的本质特征出发,总结出公路施工4MIE因素,建立了施工“人-机—环-管”安全评估多级可拓模型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公路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定量评价。由目前研究的现状可知,在施工安全评价方面主要从绩效评价和安全水平综合评价展开研究,但是对于公路施工安全中主要因素主成分的构成情况以及施工现场安全对比分析研究还存在不足。
1公路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由事故致因的发展历程可知,公路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是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重要的原因因素,在4MIE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公路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事故极易发生。人的因素对于公路施工安全而言,可以理解为人在施工过程中表现出的不稳定状态,也就是人出现失误的可能性。物的因素既包括各种机械、设备,也包括公路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设施。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公路施工的自然环境,公路建设素来与其他工程项目不同,由于其施工长年在野外进行且露天作业,水文地质条件差;第二是施工作业环境的不良,如温度、施工照明情况、噪声、振动情况等。为了降低安全事故的概率,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来进行约束。
2加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加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教育为先,做好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参建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水平和一线人员操作技能,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施工单位按照本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包括“一校、一会”、安全技术交底等详细的教育计划,并落实到位,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台账。“一校”即一线工人业余学校,要求加强对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生产技能培训;“一会”即安全交底班前会,要求每天上班前,班组长必须召开“班前会”,根据工人工作环境,着重向班组人员介绍当天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布置安全防护措施现场落实工作。加强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即每位新进企业工人必须接受企业、项目部和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注重“三类人员”安全教育以及特殊工种、特殊工序、特殊环境的安全教育。在公路施工前,要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要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对口原则,涉及全部相关人员和作业人员。
安全技术交底分为“三级”,一级安全技术交底是项目总工程师对项目部各部门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二级技术交底是工程技术部门负责人对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三级技术交底是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安排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并应为施工留出适当的准备时间。技术交底必须及时,不得后补。未经过技术交底的工序不得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要细致全面、讲求实效,不能流于形式,要交到施工班组的全部作业人员。加强对新进场从业人员生产中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及新环境,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教育培训未达课时要求或培训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从而杜绝人为原因造成不必要安全生产问题或事故,保证公路施工顺利进行。
2.2明确安全施工责任,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二是明确安全施工责任,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所有人员都应树立安全作业的理念, 担负起自己的岗位职责,既要做好职责内的事情,又要承担起 安全工作的任务。工程管理者作为安全作业负责人,需担负起 安全监管的重担,严格把控工程的运作程序,直接对公路单位 负责。基层工作员工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管理者负责,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把安全责任分担到每一个工作 者的身上,实现互相监督和共同履责,同时,各公路施工队应 与公路单位签订责任协议,以负责的路段为单位把施工安全 作业目标和责任进行分解,实行定员定岗定责管理;建立健全 职工岗位安全职责,把岗位安全须知、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 责范围真正落实到每个施工队、每个基层员工身上,推行岗位 技能安全经济责任制,促进职工按章作业的自觉性。要配足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工作。促 使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 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安全生产新格局,形 成“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机制。
2.3改善公路道路条件
加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三是改善公路道路条件。首先,要积极建设便道与隔离墙,有效隔离行人和车辆,降低行人事故发生率。公路规划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需将沿线居民的出行习惯纳入考虑范围,对相关便道有效保留。若便道需要变更,则需合理选择新建位置。部分地段无法修建便道,则需借助于混凝土隔离设施的建设,避免出现行人横穿公路等违法行为。其次,要系统建设路、车联动系统,促使道路环境得到改善。公路设计过程中,需对极限值弯道、坡度等进行减少。部分两车道路段容易通行火车,则要将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增设过来,避免因中型车失控而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要对应急停车道进行扩宽处理,这样故障车的安全停放需求能够得到满足。部分路段危险系数较高,可将一系列视觉警示合理设置过来,如诱导标志、警告标志等,方便驾驶人员对道路危险信息、警告信息等提前了解,避免错误操作问题的出现。要将预警装置、设置等增设于临近危险路段,促使驾驶人的危险操作行为得到提前纠正。如可将速度提示牌等设置于超速引发事故路段等。再次,要对危险路段的防护设施进行增加,促使事故后果得到降低。如部分路段容易出现水滑事故,可以对排水通道进行改造,促使排水能力得到提高,积水现象发生率得到降低。同时,要对路面进行改造,促使机动车的附着力得到增加。要将橡胶轮胎等防撞设施设置于分流路段的端头或路侧。部分路段容易出现坠车等事故,则需将混凝土刚性护栏建设起来,且将防撞垫等缓冲设施设置于刚性护栏前面。若长下坡路段容易集中通行货车,则需对避险车道进行增设。最后,科学评估路网安全,系统治理道路隐患。要全面评估公路的安全性,将分级监管的原则落实下去,对隐患排查标准科学制定。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落实监管内容与监管频次,促使安全监管水平得到提高。
结语
总之,公路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针对公路大多在露天空旷的场地或水域,高空作业、水上作业、交叉作业等作业形式,环境相当艰苦,防护条件差等特点。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制定切实有效的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及制度,才能保证公路施工安全,为推动公路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川,何自敬.公路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内容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71.
[2]何光.安徽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3]马超.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