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曾志伟
[导读] 水利工程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整体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
        曾志伟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810007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整体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良好和完善的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很好地协调水资源的洪涝、干旱,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水资源。良好的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也离不开专业安全的建设项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需要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特性,选择高效有序的质量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促使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序繁琐,影响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当,都会影响总体施工中。基于此,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相关概述
        水利工程是控制与调配自然界中的地表水与地下水,消除洪涝灾害和干旱问题以调节自然造福人类的大型建筑工程,也被称为水工程。由于自然界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并且容易出现一系列难以把控的状况,人们为了更好的更安全的获得充分的水资源,会通过建立一系列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例如防止洪涝灾害、对水资源进行分流与调节、储水并进行持续供水等。在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中还需要修建坝、堤、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溢洪道、水闸、鱼道等不同的建筑物来组成。在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导流问题是关键问题,而影响导流效果的关键因素包含两方面,其一是水利工程依据实际建设环境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合理的导流设计,其二便是整体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管理与控制。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建设状况会直接影像整体工程的建设是否符合要求并是否能够投入实际应用中。但是在实际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在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参与建设设备、整体员工质量工作意识、科学监管体系等环节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2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连,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基层农田水利建设体制中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一些基层水利工程与地方群众未能取得良好联系,致使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到干扰。如基层水利工程的排灌渠,在断面设计上容易占用村民的土地,因此引起当地人的担忧,或使工程不能继续下去。第二,基层水利项目施工的时间不妥。与一般的水利项目不同,基层水利项目建设计划要考虑农忙的要素,避免对当地的村民造成影响。第三,基层水利项目前期批准时间较长,影响后续项目的推进,造成整个工程出现落后现象。此外,一些基层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较为盲目和随意,不能正确地看待工程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冲突,如工程技术、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三方之间的不协调、不到位等。个别区域资金短缺,建成后水利工程的维修管理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最终造成了尽管基层水利工程已建成,但当地的农业发展仍然缓慢,农民生活水平仍难以上升的状态。
        2.2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管护体制同样重要,它能制定规范性的维修管理措施,使水利项目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但目前在基层水利工程的管护体制建设中存在着两个重大问题。其一是在管护制度中没有考虑到资金补贴问题,许多基层农村水利项目的维护经费都是由当地农民自行筹集资金,而当地政府的补贴只占很小一部分。其二是基层区域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维护能力较弱,目前基层水利工程均由项目所在村的村委会管理,负责人一般为本村的干部或村户。这些人都具有吃苦耐劳、诚信可靠的品质,但他们缺少专业的检查和维护的技能,对已建的水利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久而长之,不仅造成了当地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会给当地用水者带来安全隐患,不利于基层水利工程的长期发展。


        3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进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材料及设备的质量直接与施工质量有关,因此在材料及设备进入工程前,必须及时提交有关检验报告,并附带产品合格证书及使用说明书,施工承包单位须严格按照相应要求,对施工材料进行现场抽样调查,经确认后才可入场,另外也必须将材料及设备的相关资料提交给工程监理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不同材料的特性存放,尤其对于水泥的外加剂和防水材料,必须严格控制存放地点,避免出现发潮变质等事故。
        3.2施工前质量控制
        在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活动开展前,施工部门要针对性做好各项施工准备活动,在施工活动开展前拟订完善的施工组织体系以及施工计划。选取基础施工方法,编订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前要做好施工准备计划,保障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等依照计划实施。施工人员要注重对施工操作方法提高重视度,建立完善的施工组织机构。选取分层管理制度,拟订完善的施工质量体系,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提高施工质量。对施工人员合理组织安排,提高人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障多项施工活动任务能高效化完成。在项目现场准备中要注重做好施工控制网准备,建立良好的施工环境氛围。在项目施工前要注重对项目施工图纸精准化分析,合理应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促使项目施工活动稳定进行。
        3.3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在施工质量控制中,要注重做好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准备。在施工中,要加强做好项目质量检查,提高质量管理成效。在实际检查中对各项问题集中整合,做好各项问题分析处理。在项目现场施工建设中,针对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要注重组织专业化施工技术人员。针对部分无证人员禁止其上岗操作。对施工中各项细节问题集中控制,避免对项目施工建设进程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施工当天要注重对项目施工质量进行记录,集中整合施工操作中存有的各项问题,对各类问题集中讨论处理,促使项目施工建设稳定进行。
        3.4施工后质量控制
        在施工后质量处理中,就是项目施工活动结束之后对项目施工材料进行处理与验收。相关施工活动完工之后,要注重做好项目施工验收。针对各类不满足质量要求的区域要集中进行整改,做好项目施工质量评估,搭配施工部门做好各项针对性处理活动。项目施工竣工以后,要注重进行针对性处理。在施工中要注重选取科学高效化的施工方法,拟订完善的项目设计方案,扩大施工质量管控范围。遵循科学化发展理念提高项目施工建设安全性,提高项目整体建设成效。
        3.6推进工程施工程序化、标准化与规范化
        工程建设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是质量监管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施工程序化是针对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的全部流程,要科学安排施工工序,特别是上、下两道工程之间有质量控制关系的时候,严格遵循施工程序的规定,在上道工程未完成或未达到质量标准前,不得执行下道工程。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指的是施工作业,要制定严格的标准文件,每一个工序都要满足规范、标准的要求。虽然许多施工单位现在都实行了施工作业的“三化”要求,但在实际执行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一定要在既有的基础上,大力促进工程建设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结语
        为充分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安全的监管与控制,助力水利工程的施工达到科学专业标准,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采取完善水利工程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组织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参与专业质量意识与知识讲座;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建立专业科学监管体系等措施来充分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助力其在具体应用时充分发挥相应功能。
        参考文献
        [1]严耀庭.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水电水利,2019(12):1.
        [2]卢永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1):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