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鹏
浙江汇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在当前的诸多建筑施工企业之中,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利用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由此入手,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低风险评估不足和规划不科学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引言:
从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此类企业的管理层和管理机制老化,因此难以及时地进行观念上的更新,这一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并对企业的良好稳定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1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企业内部重视程度低
随着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其他相关企业进行了与之相匹配的内部控制措施改革之后,观念、技术相对落后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劣势就进一步凸显出来,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大量的建筑施工企业仍然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人力和手工的方式来完成,严重地与计算机信息时代脱轨[1]。此外,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决策的过程中,也忽视了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等方面管理的投入,由此可见,要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必须的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1.2针对风险的评估控制存在不足
风险评估是保证企业在后续经营过程中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风险评估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并相继建立起了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风险评估机制与体系。相对而言,建筑施工企业普遍缺乏风险评估和预防的意识,以至于在相关机制的建设上严重地滞后。就实际情况而言,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风险在各类企业中是相对严重的,尤其是部分经营管理者为了获得对于企业和自身更为有利的项目,而在缺乏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参与其中,这种行为一方面导致企业的经营行为存在较强的违法违规风险,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市场竞争陷入恶性循环。此外,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新项目的过程中,也缺乏针对项目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以此来进行项目风险的评估的意识,特别是在部分业主信誉、工程资金来源、资金筹措状况、各种手续办理状况、工期质量要求、竞争的对手信息等信息完全不明确的前提下,参与项目投标,这种行为的存在必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巨大的压力。
1.3内部控制缺乏科学规划
尽管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之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内部控制意识,但由于相关企业在人才、经验和资源等方面的分配不平衡,因此在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缺乏对于企业实际状况的全面考虑和科学规划,导致内部控制组织规划存在混乱、组织分工严重缺乏合理性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无法保证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有效实施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还会造成项目施工的效率严重降低,因此相关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对自身情况和需求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
2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控制的措施分析
2.1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由于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本身较差,因而对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相关企业和管理者必须首先从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入手,针对企业之中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提高,如通过组织定期内部控制研会、交流会等方式,让中高层管理人员逐步形成较为坚实的内部控制思想,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2]。其次,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也需要注重基层员工的作用,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的工作,可以采用定期为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从而既可以达到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又能够增强员工个人价值的作用。整体而言,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重新构建,相关单位必须保证企业的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上能够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进行接轨,从而才能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同时在员工层面,也需要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对不同岗位的工作状况进行全面的考核,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企业能够高效运转[3]。
2.2设计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阶段,相关决策层首先需要的摸清当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企业经营中所有可能面对的一系列风险,便于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完成之后,有效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其次,企业在实施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划分,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地按照计划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当发现某一阶段的施工并未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时,相关单位应当针对具体原因进行调查,并积极地进行解决。其次,在企业的日常施工之中,相关单位也需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汇总,主动进行施工隐患的排查,从而保证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4]。风险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强、人员分散等特点,因此可能对项目造成难以预估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单位应当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防范措施,从而达到全面地防范和控制风险的目标。
2.3加强信息化和监督管理力度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行管理之中,信息化程度不高是影响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施工项目与企业的管理中枢空间距离较远,同时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跨度、企业规模等相对较大,导致了企业在实际的管理活动开展之中,难以有效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监督,内部控制制度也因此难以充分地发挥出其应有作用。针对这种问题,相关企业需要全面应用现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让原本分散的各个职能部门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统一起来,进而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也能够让企业管理中枢能够随时对企业的施工现场进行掌控,保证相关的数据、信息、统计和监督行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效果。整体而言,信息技术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一环,相关企业必须对此引起重视。
此外,内部控制之中,实施强力的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针对企业目前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构建,从而对内部控制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进行原因的分析和调查。同时在进行内部审计措施的推进过程中,也需要通过相应的评价机制建设的,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以客观公正、公平原则有序推进,最终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效果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和意识缺乏、企业自身信息化程度不高等一系列原因。要实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目标,就需要企业不断强化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素质,并积极地进行信息化改革和推进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来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幼强. 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J]. 现代商业, 2010(03):167-168.
[2]张军东. 浅探基于财务视角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 000(008):135.
[3]王旗君.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8(09):100-101.
[4]邵芳.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管理的加强[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5):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