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赵宏恩1 王张涛2
[导读] 近几年,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水利工程设计也在持续发展着。
        赵宏恩1   王张涛2
        1蒲城县韩河抽水站  陕西省蒲城县715500 ;   2蒲城县韩河抽水站  陕西省蒲城县7155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水利工程设计也在持续发展着。以设计管理为例,如今的水利工程设计不单单强调专业化发展,还表现在设计管理方面,加大了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我国的水利工程正在创新的道路上前进。虽然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仍然存在着问题,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水利工程设计前进的步伐。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发展趋势
        设计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中占据的地位是较为重要的,它可以从直接层面上对工程项目整体性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和工程项目发挥出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水平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相互关系。提升设计工作力度,不断的使得设计工作质量水平提升,在保证水利工程整体性,对水利工程项目进度形成有效的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做出一定的贡献。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首先对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设计领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展开分析,而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在今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性作用,最终在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的贡献。
        1水利工程设计对施工过程的重要性
        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能够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体现,能够帮助水利工程部门掌握关于工程建设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具体部署。相比其他工程而言,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要求高以及施工工期长的特点,而水利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做好设计的控制工作能够有利于后期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水利工程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的质量,所以必须做好水利工程设计的控制工作,这也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施工单位也应该重视水利工程设计,做好工程資金的投入控制,促进我国水利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资金是有限的,而施工单位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来使工程建设达到相应的标准则是水利部门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工程实践证明,科学的工程設计能够为施工企业节省40%到80%的資金,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工程设计的管理工作。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2.1  安全性与经济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规划牵连的范围较广,因此多种因素都可对工程的实施造成影响。在具体完成施工时,工程方应在全面考量施工影响因素的同时,兼顾实施生态保护措施,从而使水利工程能够与周围的生态协调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从理论上讲,应首先符合工程学与生态学的规划理念,严格按照工程及水文治理标准开展项目施工,从而使工程达到理想的稳定与耐用效果。
        2.2  生态系统保障
        物种存在的多样性是以生存空间异质性为前提的,也就是说,生存环境具有较高的差异性特征,便会形成有些局部的生存空间,促进生物的多类型繁衍。如果地域的差异性较差,生物种类的繁殖可能性也较小,从而出现单一化的生长特征。可见,环境差异对生物群落和种类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2.3  生态系统可自恢复
        生态系统具有对自身的自行组织与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当前既有的生物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形成相应的生态链条,使整个系统的设置更为科学。在实施水利工程时,设计人员应人为控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需积极引入新的理念来设计和完成施工任务,从而达到工程与环境的平衡统一。人类一直在改造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对生态的影响甚至是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从短期效果来看,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但对自然无节制的破坏绝对会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因此人类也需格外重视建设开发与自然的平衡关系。
        3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实际运用
        3.1  工程简介
        榆林市某小流域建设涉及1个乡镇四个行政村,流域降水和径流差异较大。

枯期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16%;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84%,枯汛期来水量变化较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主要发生在6~10月。
        3.2  加大水土保持设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越来越重视,除了国家专项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及重点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生态设计的理念,水土保持的设计比重逐渐加大,比如湿地的建设,硬化措施的减少,生态措施、植物措施设计的加大等,榆林市某小流域建设,在充分调查当地的社会、生态、经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采用了锁扣、鱼槽、植物挡墙、干砌石挡墙等生态硬性材料,加入了植物护埂、生物塘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3  加强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是一个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点的污染过程,在河流、水库上游,化肥、农药、粪便、垃圾的污染,汇集到中游的河道,再由河道排入水库,形成污染。
        3.4  保持工程建设周边水土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自然尽量减少占地,避免大规模的对地表土壤进行扰动,从而更好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对25度以下的缓坡耕,进行坡改梯治理。改造成水平梯田或者坡式梯田,梯田埂采用适应当地生长的灌木或者经济作物,既能改善工程建设周边水土情况,也能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对建设工程严格实行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3.5  为工程区生物创设良好的生态空间
        在水库工程施工中,通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可以为工程区生物创设良好的生态空间。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对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构建水环境和生物互惠生存空间。在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最大程度上避免对生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保障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具体来讲,应选择适应当地的工程材料;选择适宜当地的树种、草种;选择适宜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经济任务;选择适宜当地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树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符合当地政策、规定。
        3.6  湿地建设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在保持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和当地居民生活休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開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人工湿地是一个典型的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互利共存,相互影响,维护完整有效的生物链,对水质净化起到很好效果。人工湿地的动物可以吞食水中的微生物,有机颗粒,人工湿地的植物能有效地降解有害物质,还能增加水体的活性。
        3.7  流域尺度及整体应用
        在水利工程生态设计中,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进行补正,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在对生态环境修复中,需要避免因为资金问题导致的局部环境改善不完善的情况出现,从而更好地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修复。在水利工程环境修复中,如果只是局部生态修复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工程的规划、可研阶段,需要从生态、环保、水保的角度对整个工程设计进行论证,更好地改善自然环境。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建设工程越来越多,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破坏,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需要加强水利工程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1] 冮煜翔.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9).
        [2] 明开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9).
        [3] 武丽娜.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