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保险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21期   作者:王佳琳
[导读] 社会保险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计划生育
        王佳琳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奈曼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通辽 028300
        摘要:社会保险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计划生育工伤保险五个基本方面,在有效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准确认为,社会保险制度是一个企业为员工及企业自身建立的一种社会福利基本保障制度,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同样有着重要的经济促进作用。因此,研究社会保险在我国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经营管理中如何发挥的重要主导作用就具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影响
        引言: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建设下,我国对对基层职工提出了更为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也为人力资源建设,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表示,加强社会保障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为人性化、公平的内部管理环境,可实现人力资源科学管理质量。本文以社会保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下,社会保障建设对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管理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促进企业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科学化建设奠定基础。
        1社会保险与人力资源内涵分析
        社会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等过程中,需要给予劳动者社会保险费用缴纳,参加社会保险相关的人员才能在生老病死等情形发生时得到相应的补偿。社会保险内涵丰富,是社会组织应当按程序和要求参加的重要社会事务,涉及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方面,是国家补偿经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进行指导和规范,通过制度的约束,进而利用经济学视角来进行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分析,及时进行资源的整合,切实提升企业发展成效。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人本思想,积极探究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切实发挥人的潜能,为组织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2社会保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大队招聘员工入职到解约离职全过程管理。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提升其忠诚度,进一步实现社会保障建设价值。在国家新规施行后,现代社会保障成为了企业强制性的义务之一,对于员工,企业务必要缴纳所有的费用,切不可缺少五险一金中的任何一种。真正实现了员工的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管理,也增强了员工的抗风险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建设中,大多企业也通过社会保障途径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留下优秀员工和人才奠定了基础。
        3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分析
        3.1管理队伍素养有待提升
        企业加强社会保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需要优秀的管理队伍来支撑。但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数量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往往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及素养培训等方面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往往由财务人员等兼职从事社会保险缴纳等相关的事务办理,没有充分建立和企业发展实际等相适应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偏低,难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效能。
        3.2考虑的角度有偏差
        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在制定执行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大型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与当前我国大型企业的实际详细情况互相结合整理起来,不能够完全照搬或者照抄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大型企业的实践经验,可以将其与当前我国大型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建设相结合。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人本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盲目管理的不良现象,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过于重视眼前的自身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自身利益,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分析,缺少人本主义管理观念。这样对于社会保险就可能会受到轻视,无法充分发挥社会保险企业人力资源部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3管理架构有待完善
        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需要企业全面加强组织管理,明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权责以及具体的工作要求等,围绕社会保险事务办理以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等进行统筹安排,结合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实际等不断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才能切实为员工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企业目前对社会保险制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等不重视,没有对新形势下社会保险改革政策等进行深入研究,没有将其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统筹安排,从而难以推动组织正常有序运转,导致员工怨气较多,流动性也比较大。
        4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提升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成效的具体对策
        4.1完善人才建设,创建专业化管理队伍
        企业在发展中,想要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应该做好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形成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其中关键的工作任务是对人才培养并进行优秀人员的引进。开展人才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社会保险管理知识进行结合。在两个关键点找到融合的机会下,让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得到全面提升。保险管理人员工作到位,可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人才引进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确立相应的培养方案。通过多种培训模式,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技能得到全面提高,在社会保险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上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4.2提升社保工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应单位应当重视社保专员的专业性和职业能力,在招聘相应岗位工作人员时候要考察员工的信用度和工作经验,以职业道德为先,工作能力为后,为企业录用具有专业能力、专业业务办理经验的工作人员。此外,要了解社保政策的申报路程和对应的手续变更计划,以此来更好的回应出关于社保的疑问,最终切实可行地提升社保申办效率。针对特殊的办离职员工,企业要积极收集员工的各项的档案、工作证件和表格信息,做好待办事项的材料处理和交接管理工作,保证员工交接完善,不存在信息泄露和不满情绪离职问题。
        4.3企业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社会保险体系结构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只有企业不断地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完善、研究,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通过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险体系,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的制度规划都更加的完善,企业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就可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性、结构性、关联性,企业的工作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可以实现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如果希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从职工的角度出发,把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整体工作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开展实施合理化的社会保险管理措施,以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合理科学的社会保险规划方案为出发点,让社会保险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保障。只有这样,良性的社会保险管理才能够让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变得更加合理,在目标完成和任务制定上达到真正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孙卉.加强社会保险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8(24):159.
        [2]张晓婷.社会保险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探讨[J].时代金融,2018(35):284+287.
        [3]孙学明.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中国商论,2018(31):85-86.
        [4]李士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险的积极作用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0):204.
        [5]郭朔彤,许雅宁.社会保险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8(18):4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