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张继连
[导读] 高中阶段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转折点,即在此阶段学生既要结合高中前所有学到的数学知识,又要在此基础上学习更加抽象的高中数学知识。

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  张继连

摘要:高中阶段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转折点,即在此阶段学生既要结合高中前所有学到的数学知识,又要在此基础上学习更加抽象的高中数学知识。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点难以适应。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适合学生学好数学的教学方案,因人而异的教授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听懂、明白、会用,进一步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能力。
关键字: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作为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是十分严谨的,由于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我们学习的三大主科之一,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如何有效的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面临着高考,也是由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对提升数学成绩有很大帮助。数学知识能够千变万化,只靠死记硬背是无法融会贯通的,学会自己掌握逻辑,进行思考,才能够脱离课本,准确而有条理地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加强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摈弃传统教育一刀切的缺点,在准备教学方案时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人而异的制定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对高中课堂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又是学习理科的基础学科,可见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中作为学习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更多的是通过大量的背诵,强硬的将知识记忆在脑中,但是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头脑不够灵活的学生更加无法灵活运用,沉浸在固有的学习模式中,无法随机应变,一道题目换一个出题模式就是陌生的,这样永远也算不上学会了知识,这种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有头脑灵活的学生,就有比较保守的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上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每一届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注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由浅入深的带领学生掌握知识点,学会如何将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真正的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去,通过推理一步一步的解出答案。
        (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学习过程大多是枯燥无味的,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繁杂的计算与练习,更加有难度的知识点,实在无法生出主动学习的想法,于是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渐渐地开始落后,跟不上老师的学习节奏,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更加讨厌学习数学,造成恶性循环,尤其是文科生,看到数学甚至会产生生理性的烦躁,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一大阻碍因素。
        二、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措施
        (一)运用小组合作,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教育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合理地安排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不但符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精神,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人们在踏入社会后,需要团队合作进行工作,学生们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提前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协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性别、成员数量、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合理地进行分组。



        积极建立小组合作组长管理机制,以组长为核心合理制定小组人员的活动规范,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性质”时,让观察能力较强的同学找出函数的特性,让总结能力较强的同学总结函数性质,通过学生的优势和弱势进行合理组合,优势互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遵循了教学的活动中的差异性原则。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层次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合理安排分组和引导不同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进行相应的学习,锻炼了他们的合作协调能力,也进行了相应知识的学习,也更好地提高了差异化教学模式的质量。
        (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层次化教学方式
        同初中的数学知识相比,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和范围都有所增加。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任何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都是会失败的,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打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班级学习的两极分化。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要看到班级里学生的共同点,也要注意他们的独特与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要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等多个方面考虑,采取层次化教学方式,拒绝“一刀切”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次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理解知识较慢、知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可以从基础的问题入手,令他们巩固好这一阶段的知识,渐渐地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于接受知识较快的学生,我们应该向他们提出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且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同一问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学习“平面向量”这一课时时,可以让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先充分熟悉向量的各种概念,做基础题,而让基础好的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平面向量问题。采取层次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有效避免班级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总结
        实施差异化教学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们在课堂的活跃度,更需要多方位的考虑问题,一味的死板教学是无法对学生有太大的帮助的,高中之上就是大学,就已经是进入了社会的门槛,此时的高中阶段,教师们必须有侧重的进行数学教学,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以及职业需要进行课程安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们学会思考,习惯思考,提高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保持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打破传统教育教师讲,学生听的死板模式,鼓励学生做到以主体的地位去思考、创造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教师传到授业解惑时,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师生互动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适应时代的发展脚步,为新时代的发展添石加瓦。
参考文献
[1]佳依娜西·陶呼达. 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C]// 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0.
[2]周健生. 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5).
[3]江燕红, 占国生. 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新课程(下), 2017, 000(001):404.
[4]张应军. 试论差异性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上,下旬, 2015(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