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与训练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林书敏
[导读] 看图写话是培养低年级儿童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常见训练方式,但是在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广东省湛江廉江市安铺镇第五小学  林书敏  524446

摘要:看图写话是培养低年级儿童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常见训练方式,但是在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看图写话地教学方法,提高看图写话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与训练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训练方法;
        一、看图写话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作文水平
        学生能按照老师提供的作文材料,写清楚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语句较为通顺,连贯。但是,学生在写一件事情经过的时候,动词的运用不够准确,连续用几个动词写清楚一件事情经过的能力较弱。
        (二)学生的问题化学习水平
        从二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学生每一节课都开展问题化学习。在看图写话时,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根据图意构建问题链,但是问题链中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够清晰,需要在互动交流中通过增、删、改的方式完善问题链。问题链构建好后,学生能依托它在小组合作中看图创编故事。
        二、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与训练方法
        基于对上述学情的分析,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为起点,以突破学生在写作中的难点为新的发展点,开展看图写画教学,以下是几点对策:
        (一)以孩子的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教学
        看图写文容易使学生的习作趋同,怎么样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懂图意,让学生自主构建个性化的“问题系统”呢?有了不一样的“问题系统”,学生的习作才会有自己的语言特色。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开展看图写画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自由的表达构建个性化的问题,可以为孩子设计一份预习单,让他们先看看图,自己提提问题。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合作学习有了基础与保障。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学习任务单”上的三个任务为指引,分工认领任务,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选择组员们认为最好的问题构成小组的写作问题链。再通过师生互动评价,用增、删、改的方式修改问题链,这两个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问题链在发生着变化,由自主构建的碎片式的问题,走向小组合作的优化的问题链,最后形成较为完善的问题链。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链的发展而同步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的过程。同时教师要以“问题链”为依托,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引导学生合作创编童话。学生以怎样的学习工具做支撑开展学习活动,这是语文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问题化学习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构建的写作“问题链”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支架,让他们能依托它的引导,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在创编和评价故事时充分地利用问题链,并在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问题链,如在问题的旁边增加了一系列动词,给孩子们更加明确的学习指向。



        (二)引导学生观察想象
        看图写话是一项综合多项能力的思维训练,观察和想象则是让写话变得生动有趣的一双翅膀,只有引导学生从整体到细节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学生们才会更自如地翱翔于语文的天地中。例如:教师在上一节关于“猫和老鼠”看图写话课时,从《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开始,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接着,适时引出画面中的人物——老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两眼圆睁,吃惊地张大嘴巴,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在观察的基础上,张老师鼓励学生让脑海中定格的画面流动起来,你还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些,便是基于观察后联系生活实际和想象的表达。接着,在讲述事情前因后果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把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说清楚,写连贯,就是一个好的开头。猫鼠相遇之后,接下来,老鼠会怎么办,就是故事的结尾。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张老师让学生讨论,交流,充分地说,并将书面表达分步完成,踏踏实实地走下来,最后整合成一篇完整的写话。整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在碰撞,想象在延展。
        (三)积极进行互动追问式评价
        教师在开展看图写画教学中应该以“教学难点”为突破点,以互动追问式评价为手段,引导学生修改口头作文。学生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缺乏“搭桥”的生活经验,这对于用上合适的动作把事件过程说清楚是一个难点。那么改如何突破呢?教师可以采取师生互动追问的方式,把学生们各自运用的“搭”桥的动作放在课堂上共享,每一个学生选择合适的动词为自己所用。这个学习的过程师生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机制,以有效的问题为引导,引领着孩子不断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在他们的脑海中变成一幅生动连续的生活画面。这一个个联动的生活画面是学生修改作文的学习支架,他们顺梯而爬,尽力用上合适的动作把事件的过程说清楚。
        (四)为突破难点提供更合适的学习支架
        教师在开展看图写话课堂的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突破难点提高指导。例如:教师在“搬运木条搭桥”写作教学中,本堂课是看图写文,画面所呈现的“搬运木条搭桥”的生活情境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怎么样引导学生用上准确的动词,做到精准表达呢?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动词,让学生按照先后顺序排排序,再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这样的学习支架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的选择”,他们才有话可写。
        结语: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习作练习的重要表现形式,旨在指导学生通过观察静止的画面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加以深入智慧的思考,最终达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解决开展看图写话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静.让想象生辉  让写话精彩——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写话教学设计[J].求知导刊,2020(42):77-78.
[2]卓汉雄.细察漫画悟图意,联系生活写启示——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思考与设计[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20(10):55-57.
[3]赵小阳.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四个策略[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10):57-58.
[4]田霞.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作文教学策略浅析[J].新课程,2020(43):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