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钟文君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钟文君
[导读]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设立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在课堂学习过后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石钟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钟文君   641403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设立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在课堂学习过后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严格落实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足够关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但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所以小学班级的人数过多,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语文;
        每一位学生之间的个性特点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兴趣爱好都有不同,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们的发展不平衡,然而分层教学则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现象,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基础等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下面本人就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来进行重点分析。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语文作为小学生所必修的一门学科,也是中考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考成绩的高低,同时它也是进入高中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仅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并没有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语文授课,以现阶段的教育背景来看,效率并不高,所以合理的采用分层教学来进行语文授课对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分层教学的优势
        2.1.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
        小学语文是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的基础和前提,这一阶段的学生对语文内容还并不算很了解,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想要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但是相比而言,语文这门学科是非常具有抽象性的,如果教师仅仅是结合教材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来的话,我想学生们还并不能完全理解。这种时候,分层教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这一教学模式能对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有很好的巩固。语文学科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基础太差或者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很有可能会越来越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步伐。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语文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有许多的学生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而采用分层教学的话则可以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提高操作能力,分层教学可以让学习一般或者学习差的学生逐步的提高自己,慢慢的培养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生相比而言年龄还比较小,心智也没有完全成熟,所以他们在学习方式上采取的办法都不够高效,并且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够高,如果直接的就把具有专业性的知识讲授给他们,他们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


而分层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来有效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此来让学生通过简单易懂的方法来消化语文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3.1学生分层。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可以结合实际,根据学生们的知识基础和对待学习的态度来大致的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级:a层学生基础知识牢固、学习态度积极、自学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上进心强;b层学生基础知识一般、学习中等、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上进心;c层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主动性。
        3.2训练分层。
        在练习训练上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完全的掌握到学生们的课上听讲情况并及时的引导协助学生们解决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堂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的借助练习题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布置练习题时要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来布置,从而让学生们都能体会到学习快乐并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3.3课下作业分层
        教师在布置课下作业的时候,应进行分层布置,如果布置难度高的作业,对于那些c层学生来说,做起来可能会感到非常困难,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久而久之的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而如果布置难度系数低的作业,对于那些优秀的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积极效果,反而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不好的心理,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逐步的使他们产生惰性,不愿意思考。所以,语文教师如果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提高,那么在布置课下作业时就应该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层级来布置,这样做有利于大家共同发展。当然,也可以布置一些选做题,学习程度好的学生会做的话就做,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也可以选择不做,通过分层作业来让每一名同学都能得到发展。
        3.4备课内容分层
        教师在备课时应抱着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提高的心态,在备课时进行分层,对语文教材进入深层次的研究,对待不同层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对c层级的学生要多引导,设计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掌握到基本知识就行;对b层级的学生要设计一些略有难度的问题,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对a层级的学生要设计一些难度系数大的问题,要求他们全面理解并且能灵活的运用,培养他们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不同层级且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并且可以充分的挖掘出学生们的潜能,让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体会到足够的乐趣,培养出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楼。只有将这一教学模式合理的运用到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去,才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大大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龚建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分层教学[J]考试周刊,2009(14).
[2]闫孝平.小学语文实验探究分层教学的几点做法及体会[J].语文教学,200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