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吴从伟
[导读] 经济发展激发人们对上层建筑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愈发重视及素质教育的普及推广,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最基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身为教书育人的园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识与素养的兼顾,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真正品学兼优的新时代少年。谨以此文针对现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剖析并予以解决,

吴从伟    四川省安岳县龙台镇中心小学   四川  安岳  642353
【摘要】经济发展激发人们对上层建筑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愈发重视及素质教育的普及推广,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最基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身为教书育人的园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识与素养的兼顾,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真正品学兼优的新时代少年。谨以此文针对现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剖析并予以解决,以期达到更好的实践利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核心素养;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69-01

        引言:学生提升写作水平、增强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获取知识学问的能力都需要良好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做基石。“读书从娃娃抓起”,为解决现下多数学生语文低素养的问题,教师需要走在前端,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出高效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案并予以落地实施,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及理解能力。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与意义
        小学生皆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可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系统成体系的教学模式逐步引导,课程讲解过程中询问学生的爱好、梦想等,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关注度。其次进行综合素质的引导、社会适应能力的插入,使学生明白综合素质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
        小学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夯实成长的根基,其中又以阅读教学为重。学生知识结构的丰富及人文素养的提高都倚仗于教师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口语演讲课程,让学生进行自我分组,集体参与辩论,形成结论并最终选派代表上台陈述。类似此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学生素养提高的水平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引导的能力,因此教师自身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固阅读之根本
        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方法是阅读,亦是语言文字的积累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情形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大声朗读、快速诵读、分组情景表演等方式分别进行针对性培养。例如: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理解作者的感情,领悟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再进行快速诵读,锻炼语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而对《灰姑娘》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代入情境体会“水晶鞋在午夜十二点为什么没有变回原样呢?”“如果你是后妈,你真的会毫无顾忌的让灰姑娘参加舞会吗?”先让学生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遑论对错,最终经过讨论及教师引导形成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塑造,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教师在整个文化传承过程中起着领航者的作用,这也是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最佳方式。
        (二)提课外阅读之意趣。
        小学生因其年幼且生活经验欠缺,导致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凭自己的能力达到长远有效发展。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家长及学生统一形成了“分数优先”的片面意识,致使学生想象力缺失,创新能力不足,适应社会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要引导及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现代诗歌、国内外名著、名家散文、历史著作、杂志期刊等皆可。摘抄语录、整理段落、形成阅读笔记。广泛涉猎,勤加思考,长此以往必有助于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增强见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强阅读写作之能力
        小学生从日记、周记、阅读理解到作文,强调的都是日益增长的文字鉴赏能力及写作能力。同时学生的语文组织、审美创新能力也离不开语文学科的培养。因此加强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自主想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养成阅读实践能力。例如:《蝙蝠与雷达》一文,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及对日常的探索精神。要求学生模仿写作日常生活中有类似“超能力”的动物,最后汇总展示讨论。既让学生理清思路也能激发创作力。
        (四)尽推敲之能事
        老话说“读书认字”,认字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内容,小学生要求必备4000-6000的认字量。曾几何时,传统教学止步于板书书写、反复朗读、死记硬背。导致课程古板枯燥,学生识字欲望下降,教学效率低下。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增加课文的文字精讲,学习古人推敲之能事。例如:《凉州词》中的“醉卧”、《题李凝幽居》中的“僧敲月下门”、《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等等,教师针对具体的推敲字进行讲解,穿插贾岛推敲的小故事,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增强学生对这几个字的深层理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逐步提升,同时增强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在以后的阅读写作过程中也能学以致用。
        三、结语
        语文本身是极其富有魅力的学科,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如果教师能掌握并应用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核心素养教育,则能达成学生积极性与实际能力的双丰收。让阅读变得主动,让学习变得有趣,让我们不断探索核心素养的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成长注入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郗良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40.
[2]李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