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关怀改变一个孩子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杨琳
[导读]

杨琳    旺苍县佰章小学校  6282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87-01

        时间飞逝,岁月轮回,转眼数载,回顾教学生涯,一桩桩留在记忆深处的故事,也记录了我的教育生活。当时间又有了记忆,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时光,是的,有我珍爱的时光,有我幸福的时光,有我一生中值得回忆的时光。
        三年前,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在这个班里,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每天上学放学都是爷爷奶奶在接送。而且学生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相差比较巨大。当我第一眼见到他们的时候,就感觉到这些孩子眼里充满着无数的好奇,这种眼神是我以前很少看到的,那种清澈,那种兴奋。我很友好地向他们每一个人打着招呼,虽然他们不是像我期待的那样给我回应,但是我能够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这种期待与接纳。班上有50多个孩子,短时间要认识完他们还很困难,基本上能够在第一眼就对所有孩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有的扎着两个小辫,有的则是一头蓬乱的头发,不过他们的服装基本上都还算整洁,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想必我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应该也还是不错的,因为我能从他们对我的笑容上清晰地看到。可是坐在最后一个角落里的孩子却没有和他们一样与我回应,他低着头,只顾玩耍着自己的书包,似乎还有些手忙脚乱。难道他没有看到或者听到有新的老师进来吗?我特意走到他的面前,友好地跟他打招呼:“嗨,你好!”一秒过去了,两秒过去了,三五秒过去了,没有出现期待的抬头,倒是听见了其他小朋友的笑声!他们很大声地告诉我:“他是个傻子!”我很吃惊,不但吃惊于我的班里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吃惊他居然在大家这样称呼他时,依然没有任何反应,只摆弄自己的书包。这样的称呼其实老师是最反感的,作为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我,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多见,也能体会到其他孩子的幼稚无知,竟如此的直接了当。


于是,我用眼神抑制住了大家的嘲笑,我决定,一定要走近他,了解他,改变他。
        就在第一堂课结束,我还是尝试着给他打招呼,他依然没有反应,这时旁边冒出一个成年人的声音:“老师,别管他,他不影响你上课就行了。”我寻声望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边叹气一边说。后来,我通过了解,得知小男孩是个早产儿,又加之患有多动症,我全然明白了先前孩子们这样称呼他的原因。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暗自规划对这个孩子的正确引导,尝试改变他,给他有温度的关爱。因为习总书记提出的做“四有好老师”,言简意赅的四句话,每一个字都深深地敲打在我的心灵,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是啊,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总书记教导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要牢记使命,要用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确实应该保持理想信念,我们确实要有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来解决教育上的问题。我是人民教师,我可以从心理疏导来帮扶这个孩子,深入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希望能开出适合他的良方,至少,我要他知道,要他家长知道,他在我的眼里,和其他学生一样,我不会放弃他。于是开始鼓励他做好每一件小事儿,并且及时在班上大声赞扬他,让其他同学为他进步而鼓掌。一天天,一月月,他能变得独立了,能独自上学;能主动收拾书包,整理书本;能坚持坐端正听老师讲课;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了,并且书写还有意想不到的进步。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同学们也改变了看法,刷新了认识,从此,原来“傻子”的称呼消失了。我现在才知道,恰如其分的激励与赞赏,不是表扬,是赞赏,是何等的重要!我每天都在思考,都在根据他的表现而寻找进一步的做法。每天都几乎是在反思与实践中度过,都几乎如同静心准备场场重要的战斗一样,怕自己失败,怕自己哪怕走错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转眼间一学期结束,一个落后孩子的惊人改变,这在以前是不曾有的。我很开心,因为我终于没有放弃他,因为我自己始终保持着仁爱之心,保持着教育良知,没有丢弃,让我的人生增添了许多难忘的色彩。是的,是教育良知,才让我的爱变得更有温度,让我的关爱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灵,用爱心呵护生命成长,让特殊的孩子拥有了不特殊的人生经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