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谭春燕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谭春燕
[导读]

谭春燕   廉江市第二小学  5244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32-01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如果片面地灌输知识,那很难让学生乐于学习和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他们学有所成。因为兴趣是学生学好小学语文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极大潜能。所以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就一定让他们乐于钻研,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课文情境,引发学生共鸣
        小学生的注意力强度小、时间短,要让他们集中精神去学好语文,就必须优化语文教学的方法,把他们带进课文的情境之中,让他们乐于学习。我们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就会发现,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内容大多比较贴近自然生活,但生活在城市中的小朋友由于对大自然的接触不多,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的难度就比较大。如果我们能适当地为课文设置情境,那他们对课文的把握就比较顺利。例如在二年级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只是用抽象的语言为学生讲述蝌蚪的演变过程,那么学生就感到浮光掠影,印象不深刻。而比较好的做法是情境展示,方法如下: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再现情境。通过多个幻灯片展示小蝌蚪长大的过程,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其次,通过语音对话,强化情境。播放视频语音,并进行师生对话,让学生从听觉角度强化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再次,创设语文课堂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并请几个学生到讲台表演,这种实践性和参与性,能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课文的情境。在以上几个步骤完成之后,课堂的情境创设出来了,学生的感情等因素被调动起来了。这凸显了课堂的直观性,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刻解读,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而引发他们的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课文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从知识的广度上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到更丰富的知识。而小学语文学科恰恰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因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涉及到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


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其他学科,丰富语文课堂的内容,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增加知识积累,博闻强识。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加大信息量,推动语文课本知识的延伸,也就是根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适当地扩展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比如,我在教二年级上册课文《日月潭》时,要求学生根据日月潭的特点,找出中国的主要湖泊,进行横向对比,并鼓励他们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同学们都从书上或网络上查资料、做笔记,都表现的非常积极。最后我又根据他们的作品评选出最佳“评论员”,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就充分地发挥了语文学科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有时,激发他们的兴趣,让语文课堂大放光彩。这种横向对比记忆十分有利于学生推动知识的迁移,巩固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激发他们广泛涉猎知识的兴趣,令他们打通语文求学求知的“源头活水”。
        三、打破砂锅问到底,从课文的深度上强化学生兴趣
        挖掘课文深度,就是不能停留在课文知识表面的认知,而应该深入探索课文的自然或社会背景和种种原因。这样从语文知识的深度上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得学生持久地保持那份兴趣,也能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鼓励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深入钻研。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当我在课堂上教学小学课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就发现,不少学生能把该课文背诵下来,却没有充分理解诗人王维当时的心境。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诗人会有深深的思念之情?我们今天还有这种情感吗?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借助多媒体,让他们了解到古人生活的环境,如征战敌国、戍守边疆,或宦游异乡等,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古今异同并作总结。最终让他们豁然开朗。另一方面,深入地探索课文,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关键切入点。又比如在课文含意的理解方面,我也努力做到具体化而合理化。在学生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理解“一人”是指诗人王维自己,于是学生就好奇地提出“为什么”。启发他们:这是诗人想象重阳节家乡活动中少了自己一人。这样顺藤摸瓜,学生就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了诗人这种思念之情之浓烈。学生只有这样深入了解,才能真正体会到诗人的心境,诱发他们探寻诗歌的兴趣。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契合学生身心,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我们老师要避免照本宣科,而要灵活变通,从积极创设语文课堂情境,从课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去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他们尽快进入语文学习的正轨,取得更大进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