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郭美数
[导读] 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德育法治教学理念逐渐得到了拓宽和更新。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综合德育素养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时代面貌。初中教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多样化的培养和塑造,使学生对真理保持积极的求索和认知态度,促进学生公民素养的切实有效培养。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

郭美数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第三中学  516400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德育法治教学理念逐渐得到了拓宽和更新。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综合德育素养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时代面貌。初中教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多样化的培养和塑造,使学生对真理保持积极的求索和认知态度,促进学生公民素养的切实有效培养。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学;教学分析;策略制定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21-01

        引言
        初中学生的现实理念逐步发展更新,对爱国主义教学理念形成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传统教学中对理论的解释和“喊口号”不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理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网络中信息的对比,学生对政治的认识更加真实和详细,了解到身为民族主体在国家发展中需要扮演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责任意识。但同时经济发展中的腐朽思潮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了冲击,教师需要注意对社会中存在的腐朽思想进行辩证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对爱国主体迸发出更真实的情感。
        一、爱国主义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民族认同。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诞生了灿烂的文明文化,同时也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解读。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对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进行积极培养,使学生了解到同文同种的重要价值,对民族的发展保持积极的态度,使学生对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保持深刻理解。
        (二)个人精神面貌。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每个人都在社会发展中做出或多大或小贡献。教师需要对个人主义进行辩证的教学和分析,使学生保持积极的生活面貌,对自己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都保持期待。
        (三)对国家政治制度的熟悉和了解。爱国主义教学中,学生需要对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构成,法治理念等进行有效的分析和了解。了解自己在生活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积极维护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健康、科学运行。使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形成更理性积极的判断。
        (四)了解国家竞争的本质。在爱国主义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国家竞争的本质。即竞争的本质是为了对资源的掌控和掠夺。国家发展的停滞,管理制度的衰亡,对个人发展、民族发展、社会发展都是严重的灾难。1教师在初中课程教学中,可以举例一些国家衰亡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国家竞争的本质含义。
        (五)了解国家发展的本质。


在爱国主义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国家发展的本质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在国家理念主导下,保持坚定的德育规则意识。例如国家权力被视为“天下公器”,国家的发展对更多人的福祉增进有着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共产主义理念影响下,需要对解放生产力保持坚定不移的态度,促进社会福祉的增进和提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控制理论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案例。在中学德法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举例阐述一些现实生活中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问题,使学生对爱国主义理念形成更现实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将苏联解体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讲述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国家在竞争中衰亡的根本原因,增加学生对国家存亡的危机感。促使学生理性的看待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对国家的发展保持坚定不移的态度。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维。在中学德法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进行铺垫培养,使学生辩证的看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西方资本主义是如何掌控个人生死的,我国在国家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也需要进行逐步的纠正和解决。使学生注意得到事物发展中的两面性,并对积极的社会发展表现做出肯定,避免自己的思想出现极端化的倾向。
        (三)开展历史政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沿用一些历史资料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国家发展保持理性客观的认识。如古代文献中,对“民心”有着多样的论述和定义。所谓“民心”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即国家的存在需要对多数人、人民进行负责。失去了“民心”,国家的发展就会陷入腐朽和衰亡。使学生对自己的“爱国心理”进行更深刻的反思和判断。
        (四)开展生活化政治教育。在初中爱国主义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和信息对爱国主义教学理论进行论述。如教师可以将西方的“种族多元文化”理念和国内的“天下为公”思想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到西方种族理论的自私和伪善,强化学生对国家民族发展的自信心。
        (五)对社会文化的分析和讨论。在爱国主义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对社会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如经济社会中的消费主义和贩卖焦虑的问题,使学生更理性的看待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更客观积极的认识。2
        三、结束语
        社会发展使学生的状态和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调整。教师在爱国主义教学中,也需要对时代性的内容进行大量引入,促进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切实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态度。
参考文献
[1]李汉玲.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探究[J]. 天津教育(下半月), 2020, 000(003):28-29.
[2]刘艳芹.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9, 000(004):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