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鉴赏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姚祚凤
[导读] 文学作品鉴赏是一种以感受性领悟为主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反复涵泳,以情感体验,并展开积极的享受。本文遵循文学解读的规律,借鉴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鉴赏经验和理论,结合当代优秀教学案例,对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进行了探究。

姚祚凤   安徽省芜湖市第四十一中学
【摘要】文学作品鉴赏是一种以感受性领悟为主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反复涵泳,以情感体验,并展开积极的享受。本文遵循文学解读的规律,借鉴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鉴赏经验和理论,结合当代优秀教学案例,对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37-01

        引言
        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是运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成果,借助符介艺术鉴赏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性的、审美性的人文培育。
        一、美读——还原本色
        “声音”是语文教学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古今学者都十分强调“因声求气”,通过诵读来把握文本。
        1、美读的内涵及意义
        美读,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真正能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朗读。其重点不只在朗读的技巧,更在传递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这无非如盂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熔铸在一起,复活了“语文”本身的精神和血肉,鉴赏者心中的热情和灵感往往在美读中被“声音”唤起,产生其他教学法所无可比拟的效果。
        2、美读的标准
        投入身心、激情饱满、声声明朗。读书需要全身心投入、全神贯注。投入身心的美读才会有读者与文本两者的融会贯通、意领神会。当年寿镜吾老先生读书时自得其乐,读得把头“拗过去,拗过去”,“鲁迅称之为‘读书入神’,状貌也许近于可笑,但那种认真体会其韵味的态度总是好的。”因而,美读要态度端正,精神饱满:眼到、口到、手到、神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魄者,莫先乎声。”美读不能没有激情。所谓激情,是指强烈激动的感情。美读中以己之情融作者之情;以己之情碰撞文本之情,以激情披文入情。无论是诵读文本语气的跌宕起伏,还是抑扬顿挫,还是语气节奏的变化,都需要有激情,才能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美读讲究对朗读材料的情调把握,语速的控制,节奏、音色的变化,轻重音的体现,停顿和延续,抑扬并伴,对重音、标点及至某些特定的词句采用特别嗓音朗读的技巧。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作品采取不同的技巧,读出其旨趣、韵味、神采。文章激越高昂时,语音自然拔髙;文章深沉哀婉时,声调自然低沉厚重;做到时有“拔地急时之动”,时有“寒塘映月之静”。如此声情并茂,营造意境,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不期然间进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置身其中,如见其形,如闻其声,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真正享受语文。
        3、美读范式
        学生时代的于漪,在学习李后主的《浪淘沙》、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时,也曾对老师出神入化的朗读佩服得五体投地。老舍早年听一位老先生范读了几十行《伊利亚特》后,才真正爱上了荷马史诗。


教师的范读往往更容易让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文本达成共鸣,同歌哭、共笑骂,进入“入境始与亲”,产生对语文的浓浓的兴趣。学生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那么他的教学目标就差不多达到一半了。多种形式的课堂美读还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齐读、竞读、分小组反复替换朗读等多种形式来展开,展示文本的特色。
        二、沉潜涵泳——深度开拓
        “涵泳”的本义是指鱼鳖之属深潜于水中游动。在文学接受理论中,是指沉潜于文学作品的世界中,对艺术作品进行反复的体察玩味,最终与作品中的情意达到契合与沟通,得到作品意象活泼的生命和深层审美韵味的洞悉。所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对艺术作品的体味不是通过简单的观照就可以把握其内涵的,需要有水磨工夫,慢慢咀嚼、细细体味,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正如朱熹说:“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
        1、咬文嚼字悟神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一句“那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金圣叹评说“境界全出”。涵泳,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出文本的“美点”,咀嚼揣摩,品出文学语言之美,嚼出作者遣词造句、写情绘态的匠心独运,领略出“看似容易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艺术真谛和审美创造的巨大美感。
        2、沿波讨源探文情
        文学作品是发自人的内部世界一心灵的产物。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在许多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下面,都饱含着作者滴血的心: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几,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落日”本无心,但对一个身体残疾万念俱灰正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的人来说,“落寞”则是此时“我”孤独寂寞心境的准确写照;雨后燕子的歌,应是悦耳动听的,然而,“我”的心灰暗绝望到了极点,此时却是“把天地都喊得苍凉”。沉潜涵泳,触摸心灵,我们才能真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真切地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忧虑和惴惴不安,领会母亲那一颗伟大的心!
        3、潜心会文入意境
        一景一物无不具有独特意象和意境。或含而不露,蕴蓄深厚;或言在于此,意归于彼。
        如鲁迅小说《故乡》: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对这段文字,我们岂能只停留在“时间、地点、人物”的三要素分析上?要抓住视觉上的“苍黄”、感觉上的“萧索”去体味单调、寂寥的景象,去领悟作者悲楚的心境;抓住“横”这一极平常而又极富表现力的词去揣摩衰败的氛围,从中窥视出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一派萧寂凄凉的景象。
        4、咀嚼滋味品义理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蕴藉,讲究含蓄,隐曲幽深。文学作品中往往寄寓着深层的意蕴。对艺术作品的体味不是通过简单的观照就可以把握其内涵的,需要有水磨工夫,慢慢咀嚼、细细体味,领会“言外之意”,聆听“弦外之音”,捕捉“象外之象”,才能真正感悟到作品的意蕴神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