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如何解决劳动教育痛点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谭亮
[导读] 劳动教育作为当下的教育焦点,需要痛定思痛深度反思。唯有围绕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品格养成为出发点的劳动教育才有革命性的变革。而让劳动回归生活,教育突破传统,势在必行。如何形成关键能力,是解决这一痛点的关键。

谭亮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629200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当下的教育焦点,需要痛定思痛深度反思。唯有围绕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品格养成为出发点的劳动教育才有革命性的变革。而让劳动回归生活,教育突破传统,势在必行。如何形成关键能力,是解决这一痛点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焦点;深度反思;品格养成;回归生活;突破传统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75-01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那么,在具体的学校情境之下,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呢?
        一、焦点问题
        根据问卷,至少有1/3的学生认为当下的劳动教育枯燥无味,是人为的一种负担,而学校、老师、家长持类似观点的也不在少数。
        劳动教育的存在的系列问题,归根到底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是家庭在人才培养上,社会阶层本能竞争的矛盾;是现代经济产业快速发展,而教育体制不能及时跟上,与之配套的矛盾;是学校劳动教育认识不到位,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利用不够充分、学生潜力激发不到位的矛盾;一切皆为应试而服务,劳动教育必然是空中楼阁,眼中无人,何以谈美育智育劳动教育?
        二、痛定思痛,深度反思
        我们想要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首先必须要拒绝“劳动教育就是空乏其身的体力活”的片面狭隘不合时代的观点。从态度到习惯,从情感到技能,从知识到思维,其实好的劳动教育真正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幸福是可以靠双手奋斗出来的”“劳动原本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1.立德树人,品格养成是关键
        班主任身为学生的言行引领者、精神导师,理应考虑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劳动意识、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劳动情怀,通过各种手段呼唤、感化学生的内心,使之发自内心自觉地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有发自内心的尊严感和自豪感。
        班主任可以科学设计劳动教育系列班会活动,以之为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小品、情景剧、心理剧、校内专家劳动教育讲座、家长委员会叙事性故事分享、优质影视作品鉴赏、关于班级内部劳动问题或社会典型劳动现象的讨论辩论等等。
        要想教育效果好,班主任要意识到说教、惩罚的低效性。教师若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热爱劳动,时时作为在场者而非旁观者,学生观之而后效,懂得感恩、在顿悟中关爱和珍惜生活也只是时间问题。



        2.树立劳动自信,德育浸润——美丽心灵,从环境卫生做起
        ①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做波什定律,简而言之,就是人一旦被别人表扬在什么地方做得好时就会努力将其做得更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是一件光荣而有意义的事情,树立学生的劳动自信,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关于常规劳动,实际就是定人、定时、定量的劳动。学生看班主任老师亲力亲为,心中有情绪也会释然。班主任只要善于观察、引领和点拨,生活处处皆学问,常规劳动也可以实现学生的成长。
        ③制定必要规则,劳动常规要严管,严管不是说要道理说教、或是言语责骂抑或体罚,而是指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步步紧跟,要求要细,要求要严,言传身教,既要管,也要理。
        3.让劳动回归生活,劳动也可以很有趣
        有专家并不赞同课程化的劳动教育,其实劳动教育不考试化而课程化实际上是非常科学的做法。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最直接的路径,有趣有用科技感强的课程一定会受到学生的追捧。如果能将创客教育、stem思维融合到劳动教育中,无疑对学生激情的调动和个体的发展起到极佳的效果。
        4.家庭学校教育要突破传统,为学生一生职业幸福奠基
        归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家庭的劳动教育思想观念有所偏差,在学生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培养上显得力度不够,以致于出现连内衣内裤带回家去爸爸妈妈洗、家务父母包办代替的极端场景。
        劳动是人一生必经的过程,如能转变教育观念,家校通力合作,特别是将思维转变到学生未来理想、职业发展上来,将劳动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结合。建设劳动教育基地、积极联系社会实践服务、勤工助学、科技创造,为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平台,进而找到个人兴趣和职业方向。
        5.基本原则下形成关键能力
        生命教育,劳动不能缺位。端正劳动态度、深化劳动教育、回归爱国兴邦劳动本质是关键能力形成的基本原则。在实施劳动教育时,班主任需有平常心,初心不改、淡然地、理性平静地看待问题。既不能将课程绝对技能化,又要注意劳动过程的厚重避免娱乐休闲走马观花式的教育形式,更不能将劳动教育引申为惩罚方式。
        三、谋定而后动,关于未来劳动教育的展望
毋庸置疑,劳动教育会成为下个教育变革的融合点,素质教育与未来社会发展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学生的培养是今后教育者们会反复考量的问题。未来的社会需要大量的优秀的教育者和创造者,这本身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班主任有必要也有义务,做好思想和技能准备迎接崭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演变、价值诉求与未来建构[J].王晓燕.中小学管理.2019.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新华社.2020-03-26.
[3]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浙江省教研室.人民教育.2020.1.
[4]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