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辨能力 提升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陈燕
[导读] 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思辨才能培养科学思维,进而提升核心素养。以“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实验为例,文中主要分析该实验中值得思辨的几个问题, 让学生感悟到教材中演示实验背后的深意。

陈燕    苏州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思辨才能培养科学思维,进而提升核心素养。以“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实验为例,文中主要分析该实验中值得思辨的几个问题, 让学生感悟到教材中演示实验背后的深意。
【关键词】思辨;动能;质量;速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72-02

        思辨能力是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以及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的能力。科学思维作为物理核心素养的四大板块之一,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科学思维所需要学生必备的科学推理、质疑创新等思维能力,正是在学生不断思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培养好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提升其物理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物理实验的多变性,更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良好时机。“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实验是苏科版物理教材中的简单实验,但若细细品味,就能体会出简单中透着不简单。
        1 实验方法
        1.1 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让同一个小球分别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静止释放,小球撞击放在水平面上同一位置处的纸盒,比较纸盒被推动的距离(如图1)。多次实验后,我们可以发现:当球从更高处下落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越大,小球与纸盒撞击时,传递给纸盒的能量就越多,纸盒被推得更远。从而得出结论:当小球的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
        1.2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让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分别从斜面同一高度处静止释放,小球撞击放在水平面上同一位置处的纸盒,比较纸盒被推动的距离(如图2)。多次实验后,我们可以发现: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从同一高度下落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质量大的小球与纸盒撞击时,传递给纸盒的能量多,纸盒被推得更远。从而得出结论:当小球的速度相同时,小球的质量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
        2 思辨过程
        上述两个实验,研究的都是小球的动能。在初中阶段,并没有专门测量小球动能的仪器。所以,这两个实验都用了转换法的思想,将小球的动能转化成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纸盒被推动得远,那么小球的动能就大。如果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只是一味接受,没有自我思考,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很极其不利的。学生要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该实验中,为什么一定要用纸盒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呢?纸盒能不用吗?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要善于思考、辨析问题。
        2.1 思辨问题一
        问题一:能直接用小球在水平面的滚动距离来反映其动能吗?
        当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当质量相同的小球从不同高度静止滚下时,小球刚到达水平时的速度不同,设此时的动能为Ek。随后,小球将动能转化成内能,最终停下来。将小球看作质点,小球在水平面滚动的过程中,。由于同一小球在水平面所受阻力f相等,若小球的速度大,小球的动能大,最终在水平上的滚动距离s就越长。既然可以用小球滚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为何要多此一举,让小球去撞击纸盒呢?
        再来看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当质量不等的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时,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小球随后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后动能为0。此过程中,。小球在滚动过程中,其滚动摩擦力也是与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的,即(为滚动阻力系数)。又由于压力与小球的重力大小相等,可知s与小球的质量无关。小球到达水平面速度相等时,小球向前滚动的距离也相等。所以,不能利用小球的运动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小球的运动距离只能用以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但不能用来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所以实验增设了一个纸盒。让小球去撞击纸盒,利用纸盒的运动距离反映小球的动能,就可以同时研究两个实验了。
        2.2思辨问题二
        问题二:斜面的阻力会影响对小球动能的探究吗?
        若存在理想情况,斜面是光滑的。小球的重力势能就会全部转化为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但现实情况是,斜面肯定是粗糙的,斜面的阻力会影响对小球动能的探究吗?
        小球从斜面某处滚下时,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
        小球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为v,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小球若从更高处滚下,到达底部的速度更大,小球动能更大。若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等高处滚下,到达底部的速度仍然相等,质量大的小球动能大。
        若小球看作刚体滚下,则小球所受的静摩擦力,小球到达底部动能为:[1]。同样也可以分析出上述结论。
        由此,我们发现斜面的阻力不会影响对小球动能的探究。
        2.3思辨问题三
        问题三:能用弹簧替代斜面吗?
        将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可以改变小球的速度。用压缩弹簧的方法,当小球离开弹簧时也可以获得不同的速度。那么能用弹簧替代斜面吗?(如图4)
        O点是弹簧的原长位置,用小球压缩弹簧至A点处,随后放手,小球运动至O点时的速度为v。
        当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需将弹簧压缩不同的程度。弹簧的压缩量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小球到达O点时的速度就越大。此处O点就相当于斜面与水平面的交界处。之后,小球的运动与图1中小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相似。所以,用弹簧替代斜面能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若用弹簧替代斜面后,继续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用两个质量不同的球压缩弹簧,若能使小球到达O处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就可以探究该实验了。实验中,需如何操作才能使小球到达O处的速度相同呢?小球从A处到达O的过程中,质量大的小球所受摩擦力也大,到达O处的动能也大,也就意味着弹簧需要压缩的程度更大,具体的弹簧压缩量不得而知。所以,用弹簧替代斜面后,不能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综合两个实验的分析过程可知,用弹簧替代斜面也不能全面地研究两个实验,不是最佳方案。
        3 结束语
        从小实验中见大道理,对细节进行深入思考,学生的思辨意识才能逐步提升。培养思辨意识,提高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思辨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领路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1)要测量某物理量,是否有更简单的实验方法?有没有直接测量该物理量的器材?若有这样的直接测量的器材,为何不直接测量,何以要用别的现象来间接反映? (2)实验条件的变化是否会影响本实验的结果?(3)能否变换实验的器材,是否一定要用教材中给定的器材?能否替换成能更好地反映实验现象的器材?
        不放过任何一个思辨的机会,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才能更通透。初中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都值得学生去深入思考实验背后蕴含的道理。学生要善于变换实验器材、实验条件,思辨整个实验过程。只有长期不懈地努力思考、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才能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辨”。如果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养成了主动思辨的意识,就能逐渐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何述平.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分析[C].物理及其应用(科技学术论文集),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6:174~177.
[2]漆安慎、杜婵英.普通物理学教程 ∙ 力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16-221.
[3]刘德华.关于滚动摩擦问题的研究[J].中学物理,2004(12):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