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廖荣
[导读]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概念性知识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在教学中有一定难度,因为大多数概念都比较抽象,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一定差距。因此,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之所以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操作学具,人人动手,这样思维可随之展开,很容易把全体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操作学具学数学,有利于学生由

廖荣   湖北省恩施市逸夫小学  445000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概念性知识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在教学中有一定难度,因为大多数概念都比较抽象,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一定差距。因此,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之所以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操作学具,人人动手,这样思维可随之展开,很容易把全体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操作学具学数学,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和提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63-01

        小学数学是一门偏于逻辑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尤其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儿童而言,他们对于抽象性的数学符号并不能完全理解和认知,这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中,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刷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将学生从枯燥的数学符合和算式中解脱出来,进而转向有趣的数学探索中来,甚至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自主探究积极性。数学思维的形成是从具象的实物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中的,数学的抽象思维也不是通过简单的讲解或是学习就可以掌握的,动手操作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首先让儿童通过形象实物的感知来一步一步向着思维的方向发展,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过渡的桥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思维灵感,还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不断强化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学习习惯之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充分运用数学教材,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
        数学教材是教学根本,教师在进行动手操作教学的时候要尽量跟随着教材的内容设置展开,脱离教材的一切教学设计都是无效且徒劳无功的,只有紧扣教材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或者教师还要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巧妙应用教材中的内容,将知识活学活用,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认识钟表》这节课时,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手动制作一个模拟时钟,在认识钟表时针和分针以及具体时间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按着课本上出现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时间联系,或者教师在“你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环节中,除了课本上的钟表时刻表,要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的一天的时间安排,然后拨出自己的时间点,通过这样的融入练习,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学生干巴巴的看着老师波动所有的时间表的教学效果更好,实践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发现再创造,巩固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数学思维。
        二、鼓励学生要大胆的动手,成为动手动脑的主人
        教学中,教师不是操纵者,主宰者,不能把所有的事情完全独揽了,不能一节课从头到尾全由老师自己发挥,不能累死老师而轻松了学生,这样的课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课堂,老师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在讲课上,但是,对学生来说,就像听评书一样,云里雾里的,肯定不会有什么结果,即使听进去了,可能下来一,两天就忘了,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和交往。


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鼓励学生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个性的特点,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各自的特点和知识水平,采取多种灵活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大胆的动手操作,尽情的发挥自己的学习独立性和动手能力,很多学生学习数学本身就很困难,课堂上又怕老师抽他回答问题,每当老师提问时,总是很紧张的样子,因而老师的心里暗示和心里安慰就不能少,既要鼓励他们不怕做错,又要鼓励他们大胆的走上讲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才能掌握好数学知识。
        三、利用画图解题的学习技巧,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小学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画图解题是可以快速帮助学生找出解题思路的一种方法,不仅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这样一道数学题:问一个餐厅有一张桌子,可以坐下四个人吃饭,因为每一个桌边只能坐一个人,如果有很多人去餐厅吃饭,老板就会把桌子拼凑起来,这样2张桌子就可以坐下六个人吃饭,用这样的原则去推算当桌子数量是2N+1的时候,可以容纳几个人吃饭。单凭这样去空想,学生们真的很难直观的推算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提醒学生动手拿起纸和笔,把桌子和人的排列情况画出来,学生把桌子画成正方形,把吃饭的人画作三角形。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开始思考,慢慢的就寻找出解题的思路了。这个过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四、善于利用动手工具与理论知识巧妙的结合
        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教师自身需要具备制作道具和善于发现道具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课堂的教学用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从而增加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中,会教给学生各种形状的认识,比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梯形.....在这一部分的授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的物体去制作相同的形状,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增加交流互动的机会。比如利用废弃的纸箱或者废弃的饮料瓶子,动手剪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动手能力的同时,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五、利用课外作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再多的知识也都是为了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家庭作业可以很好的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演练,不仅有效的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这样也可以解决死板枯燥的作业形式,当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之后的知识要点回忆时,学生脑海不会只是抽象的理论。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这节课程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教学,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让学生以家庭位置为中心,将自己家周围的大型商场、医院、学校、银行等公共场所的位置,根据每个场所到家的距离,用画图的方法出一张平面图。这样的作业方式不仅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课题的核心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这样的作业方式不会使学生厌烦。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大纲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为学生创造摆弄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掘数学学习的规律,掌握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用亲身实践领悟数学,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关注和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和环境,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思维提升,有效提高数学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仲 崇 彩 .动手操作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8(31).
[2] 巫虹华.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学习为例[J].亚太教育,2019(07).
[3] 吴厚天 .例谈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型综合实践课——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参考,20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