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陈小芝
[导读] 初中数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部分,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去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具备独立思考的基本素质,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只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实施数学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栽培的要求,有很强的实用意义。本文将主要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

陈小芝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连山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部分,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去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具备独立思考的基本素质,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只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实施数学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栽培的要求,有很强的实用意义。本文将主要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参考,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整个教育界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独立思考能力;重要性;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56-01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都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终生受益。数学学科的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很困难,但是其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所以只要正确掌握了数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数学的学习上老师要积极进行课堂的创新,努力做到使学生可以在数学的学习上进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们会更加有兴趣研究数学的知识,学习起来也会十分的轻松,下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教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数学教师勇于开拓创新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优化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举措。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创新数学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将知识第一时间由教师传向学生,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讲解。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由此一来,学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思考数学问题,同时也很难成为学习主体。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需要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作用,为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因此,数学教师不再是将标准答案原封不动的交给学生,促使学生模仿和训练而是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此外,数学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思考方案进行综合和全面和评价。为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贴近素质教育客观需求,推动数学教学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数学教师完善自我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数学教师以新视角,立体化审视以往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积极树立学生学习自主性,树立全新师生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此外,数学教师要改革填鸭式教学,而要细致观察学生找学习过程中的心里变化,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进度。这些都对数学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严峻考验。因此,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调动
        学生学习兴趣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为此,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全面性,当学生在疑难问题面前受挫时,他们会正确认识自我,探究学习动机,树立自身学习自主性。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创建轻松和谐的思考环境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其在给学生讲解数学问题时为了保证课程进度和课堂秩序,会在提出问题不久后就给出答案。而学生的思考时间较短,独立思考能力受到限制,不能有效融入课堂学习,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力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而,教师应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思考环境,保证其思考时间的充足,从而使其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二)分类指导,提出独立思考的要求,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学生座谈以及分析和判断,发现独立思考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正相关关系。越是优秀的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越好,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又转化为一种能力,从而为独立思考活动提供支撑和保证。为了形成这种良性循环,教学中对各类学生只有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采用的方法是: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采取“放”的策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于中等生应采用“激”的策略,为他们提供要求适中的问题,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不是很好的学生应采用“诱”的策略,多给一些鼓励和启发,形成独立思考的自我意识。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着名专家、学者独立思考,刻苦专研,学有成就的事例,从历史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如无理数被发现的坎坷历程,让学生感悟独立思考的人格魅力。班会课上,让不断取得进步及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介绍自己学好数学,的经验,并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具体做法作详细讲解。从学习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并要性和可行性。
        (三)巧妙引导设问,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一味地单方面传授,没有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会阻碍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判断能力,导致学生死记公式和方法,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时,不能只顾及赶课和做题,而应在课堂上引导出新问题,提出新的可能性发展,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空间,并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去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交流的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才能引起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促进思维的活跃程度和思考的灵敏度,才会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结果,得出想要的正确答案。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中不断实现。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和宽裕的学习和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乐于思考、主动思考、学会思考,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姜丽华.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之我见[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14-15.
[2]王庆国.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33):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