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目的 对荨麻疹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探究。方法 本研究中选择了86例来本院治疗荨麻疹疾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来院治疗年限为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将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荨麻疹疾病期间,采取优质护理效果好,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字:荨麻疹 患者 优质护理 有效性
前言
荨麻疹疾病患者存在腹痛、皮肤瘙痒以及反复发作的情况,在治疗期间存在一定的难度,除了对患者采取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对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措施[1]。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86例患者为对象,对荨麻疹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探究,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择了86例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有24例和19例,年龄在12岁至75岁间,平均(43.61±4.57)岁。观察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有22例和21例,年龄在10岁至72岁间,平均(45.17±4.32)岁。患资料分析后无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护理内容有:1、基础性护理: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保证好患者病房内的湿度和温度。2、皮肤护理:患者皮肤发生瘙痒时可以适当采取止痒水进行涂抹,降低患者瘙痒感。叮嘱患者不可进行抓挠,防止因为抓伤造成感染[2]。在患者洗澡期间不可使用肥皂等碱性物品,避免患者疾病情况加重。对于存在全身瘙痒的患者,医护人员必须依据无菌标准以及静脉注射标注对其进行操作,保持动作轻柔[3]。3、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况,及时缓解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及时回答患者的疑问,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完成后症状完全消失,慢性荨麻疹患者半年内没有复发,急性荨麻疹患者一周内没有发病为痊愈;患者治疗之后症状基本消失,慢性荨麻疹发病概率较低,急性荨麻疹大于一周之后仅有轻微瘙痒情况为u显效;患者治疗后症状得到一定缓解,瘙痒情况减轻为有效;患者治疗之后症状没有得到显著患者,病情甚至发生了恶化为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概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使用医院自制的评估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使用软件为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使用%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t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具体如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具体如表2。
3讨论
荨麻疹属于目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患者疾病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发病时间短且消退时间较快,容易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负担[4]。优质护理方式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护理措施,该护理方式以患者作为护理核心,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在优质护理措施当中,医护人员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对患者心态进行调整,及时回答患者疑问,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5]。在本研究中中,选择了8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可见,对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措施具有较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治疗荨麻疹疾病期间,采取优质护理效果好,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彩英,张菊芳,龚小红.优质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1):70-71.
[2]陈俞冰,马丽娟.优质护理干预对荨麻疹患儿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我和宝贝,2020,10(5):92-93.
[3]李英山.对急性荨麻疹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9):244-245.
[4]谭杰萨,曹丛.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小儿急性荨麻疹中的临床应用[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6):905-906.
[5]张虹艳.分析优质化护理在预防荨麻疹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