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家珍
双流区中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属于临床合并损伤,由于缺少典型的体征表现和主诉,病情进展较快,十分考验医护团队的救治经验,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后,对患者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三种,即实质性的器官受损、脏器破裂造成腹腔感染以及大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因此,针对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予以早期急救处理和护理干预,是降低临床死亡率的关键。
一、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的急救方法
1.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以上数据和呼吸变化的情况;向患者或者随从人员了解致伤原因,通过检查判断病人是否出现合并伤,询问病人对腹部疼痛的感受,记录主诉情况,从而判断脏器损伤的性质,即实质脏器损伤或空腔脏器损伤;注意观察病人的气道变化情况、精神状态变化情况、呼吸频率、体循环症状以及血压脉搏的变化表现;若病人心率迅速增加、脉搏减弱,则提示腹腔内脏器破裂出血;检查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面部表现、意识障碍情况,并通过反跳痛、压痛的检查,判断病人是否出现腹部腹膜刺激征。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协助医师进行腹部穿刺检查、血液标本送检化验、建立静脉通路等工作。
2.抢救生命及休克复苏。护理人员在病人治疗期间,应保持其呼吸道处于通常状态,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并建立气道,同时予以供氧护理,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呼吸道症状严重者,护理人员应予以气管切开,对于呼吸功能衰竭者予以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在大出血休克后,由于血容量的减少,难以保持体内循环的正常状态,病人也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予以吸氧护理,积极预防脑缺氧、脑水肿等并发症状的产生。
3.迅速补充血容量。病人在出现类似脏器损伤后,都会出现血量循环不佳的状况,可能还会伴随出血性休克。
针对此类情况,护理人员应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将下肢抬高,预防脑缺血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也是防治肾功能受损和心跳骤停的重要方法。根据患者休克程度的不同,护理人员应增加静脉通道的数量,尽量选择上肢输液,其中需要包括血容量输液和药物输液,及时补充体内所需的成分。在建立静脉通道后,还应及时采血、配血,以配合后续的治疗。
二、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的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病人在入院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若手术拖延时间越久,并发症状就会越明显,同时死亡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当患者在入院就诊时,医护人员应做到稳、细、快、准,判断病情需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而护理人员还应及时进行皮试、导尿、血检、胃肠减压等术前准备,缩短准备时间,争取尽早为患者提供适合手术的环境。对于腹部开放性外伤病人,护理人员应先采用冲洗药物进行消毒和擦拭,而后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等待手术传达。
2.心理护理。在临床上,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多为突发性疾病,患者并未做好入院治疗的心理准备,在病情突发后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恐惧、紧张和焦虑情绪,同时家属在得知病人病情后也会过度担忧。针对已休克病人,护理人员应向家属说明病人的病情状况,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耐心向其介绍医院的优质环境和主治医生团队的经验,让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针对意识清醒的病人,护理人员应向病人和家属说明手术治疗的方法、过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病人对并发症的预防能力,同时提高病人治疗的信心,减轻其不良情绪的影响,可以有效促进病情康复。
3.护理观察。护理人员应做好病人在救治过程中的心电监测、血压监测和呼吸监测,同时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机体皮肤的颜色变化情况,观察是否出现腹部脏器复合伤。在治疗期间,应向病人或者随从人员了解外伤的原因、暴力强度、腹膜刺激征的情况,若是出现腹胀和腹腔内浊音,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脾脏出血;若病人在入院后伴随反跳痛、压痛、头痛、便血、呕血等出血症状时,则提示胆囊、肠胃等脏器破裂;若尿量减少、尿比重超标,则说明血容量不足,在予以输血处理后仍无排尿反应,则提示病人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问题。在护理观察期间,护理人员应要求病人严格禁食,向其解释说明不使用止痛药物治疗的原因,同时也不能随意搬动病人,应注意定期测量腹部围度,查看是否出现腹胀、腹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