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堂芝 陈其会 王继琼
贵州省福泉市中医医院 康复院区 贵州省福泉 550500
摘要:我国残障人口将近6000万,其中1至8岁儿童高达1000万以上,如何为这些残障儿童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克服残障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尽可实现健康快乐的成长,对于社会稳定、家庭幸福以及这些残障儿童而言都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良好的康复护理手段,能够帮助这些儿童早日康复并回归社会正常生活,这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医疗水平有限,相关的康复设施在大多数的城市下都配备的较为不足,而且专业的治疗师也极为匮乏,患儿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间较为短暂,只能通过家庭康复护理的方提高护理的效果。本文就将结合多年来对于残障儿童家庭康复护理相关研究进行探讨,以供业界人士参考。
关键词:残障儿童;家庭康复护理;研究综述
父母与患儿接触的时间更长,随时都可以利用恰当的手段帮助患儿进行运动锻炼,进而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而且父母对于患儿有着深沉的爱,能够充分的了解患儿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以家长引导的方式能够极大的缓解患儿的心理障碍问题;患儿对于父母的依赖也是先天性的[1],能够直接了解父母的期望,会更好的配合康复护理工作的实施。所以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工作,对于残障儿童而言会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
一、残障儿童家庭康复护理的现状及需求
行业内曾经针对的是我国北方某城市59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需求调查,所有的残疾儿童病例均有康复的需求,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儿童病例获得了康复护理;国内另一项研究则根据对比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残障儿童康复护理需求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儿童无法得到康复护理,40例案例中只有四分之一的残障儿童接受过简单的家庭康复护理,城市内存在智力残疾的儿童在专业特殊机构进行护理的需求明显高于农村,而农村残疾儿童的家庭康复需求则明显高于城市[2]。另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儿童的年龄、性别、残疾的原因以及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对于残疾儿童给予护理的需求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我国相关专家对612例残疾儿童的机构性的康复工作进行了调查,包括私人机构、社区机构等,结果显示大多数的残疾儿童都曾接受过专业机构的康复护理;有专家对北京市区内的0到6岁的听力残障儿童进行了康复需求的状况调查,发现有近一半左右的听力残障儿童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治疗或康复护理工作。总体而言,我国残疾儿童所获得的康复护理工作水平较低,许多残疾儿童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家长工作压力大,内部沟通交流少,很多情况下无法充分的照顾残疾儿童,整个家庭甚至会由于残疾儿童而出现激烈的矛盾[3]。所以必须要进行大力的康复宣传,配备充分的残疾康复设施,培养专业的康复指导人员,并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方式才能够使残疾儿童的康复护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帮助残疾儿童逐渐的适应社会生活,促进残疾儿童尽可能的实现健康成长,减轻残疾所带来的不良影响[4]。
二、残障儿童家庭康复护理的措施分析
1、心理护理措施措施及研究进展
对残障儿童进行心理护理做有效的措施往往需要依靠家长来进行,家长需要明确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工作必须要贯穿于残障儿童的整个日常生活之中,要有充分的耐心,给予残障儿童更多的关爱,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仅要保持康复护理过程中的耐心,也要树立起帮助残障儿童康复的信心[5]。对此目前的研究进展是发现由于情绪所导致的行为障碍往往与儿童的脑功能受损有关,许多残障儿童经常会表现出比健康儿童更容易哭闹、任性、偏执、孤僻、脆弱等情况,而且非常容易激动,情绪较为不稳定。所以得出的研究调查结果是,在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工作过程中,对于残障儿童家长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观察,充分的了解残障儿童的心理状态,密切关注儿童出现的情绪变化,正确了解残障儿童的诉求,并给予残障儿童正确的心理发育引导。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建立出能够促进残障儿童实现自食其力的机会,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的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和日常的动作,给予残障儿童与正常人同样的成长机会和独立环境,才能够确保残障儿童的身心健康[6]。
2、引导式教育措施
残疾儿童的残疾程度可能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残疾的程度如何都应该尽可能的确保每一位残疾儿童都有平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这也应该是残疾儿童应有的权利。运用家庭。
康复护理模式,父母可以利用引导性的教育方式,从在生理上、心理上建立起尽可能促进残疾儿童健康生活的完整形态,使残疾儿童也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交能力,帮助残疾儿童构建出积极主动的健全人格,在面对困难时,仍然能够维持良好的信心状态,具备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等健康的心理素质[7]。引导式的家庭教育的策略举例而言,可以是:当残疾儿童早上起床时,家长应该引导儿童按照科学的流程,自主进行翻身、起床、穿衣,完成一系列能够自己完成的动作后,要引导儿童自主的如厕等较为困难的活动。对于运动功能障碍较为严重的儿童,这些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较为困难,但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每日的锻炼,儿童终将会完自主成这些动作[8]。这样的过程可能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反复的指导儿童将到的动作和东西进行实践运用;再比如,当残障儿童学会了抓握后,家长应该让他们自主进食,自己学会抓握餐具;或者是站立时,应该学会抓住背椅等技能。这样儿童将渐渐的实现自主进食的目的和自主站立行走的目的[9]。引导式的教育核心是要确保整个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以锻炼儿童的自主行动能力为重心,整合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对儿童的运动行为进行锻炼,将活动锻炼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进而提高了家庭康复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儿童可以在熟悉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的获得一定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10]。
三、残障儿童家庭康复护理的建议
家庭康复护理是残障儿童恢复健康的关键性途径。大多数的残障儿童对于康复需求较为迫切,而目前的现状我国医疗机构对于康复护理工作无论是设施上亦或是专业医师培养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大多数的家庭只能依靠家庭护理的方式来帮助残障儿童实现健康成长的目的[11]。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外国的优秀经验,以社区为媒介,建立起一支由社会福利医疗机构教育体系等专业人员所构建的早期干预团队。团队之间的专业人士会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对残障儿童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工作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评估,进而实现家庭合作模式,提高残障儿童康复护理效果的目的。今后应该构建起更为多元化的家庭与社会合作的体系,比如家长之间的残障儿童康复护理委员会或者是家长与社区之间建立的培训团队,通过互相沟通与交流,提高家庭康复护理工作的能力[12]。不仅要加强学习方面的内容,也要提高家长参与教育决策程度,进而制定出更加符合残疾儿童成长的学习康复计划,使家长对于残疾儿童培养的关键性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13]。
结束语: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个现状是许多残疾儿童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家长工作压力较大,家庭内部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很多情况下无法充分的照顾残疾儿童,整个家庭甚至会由于残疾儿童而出现激烈的矛盾[13]。这些不良的因素会对残疾儿童造成极大的影响,将严重的制约着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而这就意味着给予残疾儿童家庭康复护理工作不仅要提高家长的作为,更要加强政府、福利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构建起完善的家庭知识体系,才能够促进残疾儿童家庭康复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陆玉棉.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21):1,3.
[2]白彩颖, 畅雪, 王艳波.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 27(013):97-99.
[3]杨芷, 童晓飞. 颅脑损伤患者家庭远程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18, 000(002):102-105.
[4]刘红妹. 早期持续家庭康复护理对早产儿各指标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 医药界, 2020, 000(009):P.1-2.
[5]方梅苓, 曹蓉, 安钰兰.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 2018, 031(0z2):19.
[6]童军.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34):111-112.
[7]林丽梅. 残疾儿童家庭困境与心理康复护理的家庭对策研究初探[J].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8):00130-00131.
[8]罗雪梅. 脑卒中致残障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09(05):90-92.
[9]李云波, 张静. 脑卒中病人家庭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03.
[10]李云波, 张静. 脑卒中病人家庭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03, 017(019):1126-1128.
[11]李云波, 张静. 脑卒中病人家庭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03(19):13-15.
[12]李新萍, 汪莉, 吴曙粤. 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的研究现状[C].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卫生部;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6.
[13]刘红妹. 早期持续家庭康复护理对早产儿各指标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 医药界, 2020, 000(009):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