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武娟平
[导读] 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转向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学习经历,又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极为重要的基础。

东明县教育局幼儿园  武娟平

        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转向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学习经历,又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极为重要的基础。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从科学探究环节的指导策略展开了教学实践研究。
        一、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是探究的开始,提出问题是探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1、从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越是来自于幼儿生活的问题,越能让幼儿产生兴趣,越能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如:太阳下人为什么会有影子,它有时长,有时短,有时还会消失;糖、盐到了水里怎么就不见了;秋天为什么有的树木落叶有的不落叶;为什么冬天下雪而夏天下雨;结了冰的路上为什么会非常滑……如果幼儿对它似懂非懂,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非常强烈,教师加以适当引导,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幼儿就能提出自己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提出引发幼儿认知冲突的问题。《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就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利用幼儿认知上的矛盾设疑,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追求答案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热情。如科学探究《使蛋浮起来》,老师把一只蛋分别放到两杯水里,蛋在一杯水里下沉,在另一杯水里却上浮,幼儿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又如《颜色变变变》,老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只晃动一瓶清水就奇迹般变出了有颜色的水,幼儿说要红色的就变出红色的,说要蓝色的就变出蓝色的,试想这时的幼儿会有多么惊奇和兴奋,这就为接下来的科学探究拉开了精彩的序幕。   
        二、猜想和验证。猜测和验证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前提和必要过程。
        1、实践活动需要猜想空间的支持。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说过:“在所有科学最前沿的研究工作,很大一部分花在猜想上……”可见,猜想在科学探索中的意义是如此重大。
        (1)善于捕捉、重视幼儿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引导幼儿去想象、发现和探索,会带给我们成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如班里饲养了蜗牛,孩子们每天观察它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观察它拉出长条形的便便,观察它爬过树叶留下一条又长又亮的银白色粘液……一日,一名幼儿突发奇想,蜗牛最喜欢吃绿色的丝瓜叶,拉出的便便是绿色的,如果我喂给它红色的东西它会不会拉出红色的便便呢?这名幼儿就把一小块红色的火龙果投给了蜗牛,结果蜗牛还真把火龙果给吃了,最后蜗牛拉出了红色的便便!这名幼儿立即把自己的发现兴奋地告诉了大家,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被大大激发,引发了一场蜗牛便便的颜色跟它吃的事物颜色相关性的科学探究,生成了以蜗牛为主题的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探究,得出了蜗牛的便便颜色跟它所吃的食物颜色直接相关的结论。随着观察的深入,新的问题接踵而来:蜗牛的便便为什么有黑、白、绿、红、褐等不同的颜色?大家收集资料和信息,经过汇集、交流和分享活动,得出结论:蜗牛的肠胃很简单,不能将食物完全消化,所以会出现不同颜色的便便。接着孩子们又对蜗牛爬过之处留下的黏液有了探究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指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如《有趣的转动》,幼儿示范转圈后,老师:“还有不一样的转法吗?”幼儿:“单脚转、双脚转、单膝转、屁股转、肚皮转……”“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可以转动?”幼儿:“脖子转、膝盖转、手臂转、脚尖转、手腕转……”在老师引领下,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如烟花般璀璨绽放。
        2、验证
        (1)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假设,再运用丰富的材料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不断观察到新的现象和事实,这些新的想象和事实不断强化(结果和猜想完全一致)、丰富、拓展(结果和猜想部分不一致)和调整(结果和猜想完全不一致),幼儿的原有认识与新的发现之间不断进行碰撞和比较,使新的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得以发生。如《平衡大师》,第一次探究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利用平衡点就可以让物体平衡;第二次探究,比较、感受平衡点越小,物体越不容易保持平衡;第三次探究物体一端的重量发生变化时,平衡点就会发生变化,且会靠向重的一端,幼儿经历这种螺旋式模式,新的知识、经验得以主动构建。
        (2)基于关键经验组织和实施科学活动。关键经验是幼儿通过感知、操作、体验,主动学习自己建构起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幼儿的经验系统或认知结构中起节点和支撑作用,有利于幼儿经验的建构、迁移和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如《不倒翁》,先引导幼儿自主玩耍,探索不倒翁底部的秘密;再探索、制作不倒翁;最后,制作后玩耍,发现有些不倒翁不能来回摇摆的原因,再次改进。幼儿通过逐步感知、自主发现获得了关键经验,体验到了制作成功的喜悦。
        三、分享、交流和评价
        分享、交流是幼儿通过思考,用适宜的语言表达自己实验的过程,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展现操作的内容和结果。幼儿的分享、交流有利于同伴间的相互交往、学习、拓展思维。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系统的、同时关注幼儿过程中表现和结果的评价方法,在科学探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多地运用。
        总之,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蹲下身来,以儿童的视角去了解儿童所思、所想、所做,支持、鼓励幼儿去主动探究,做好儿童学科学的引路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