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胡珺
[导读] 在强化素质教育与新课标理念的今天,做好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课题,有利于为幼儿在进入小学时很快适应,促进其正常发展。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区第二教工幼儿园  胡珺

摘要:在强化素质教育与新课标理念的今天,做好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课题,有利于为幼儿在进入小学时很快适应,促进其正常发展。如何让幼儿满怀欣喜的步入小学校园呢?幼儿园教师要认真分析幼儿步入小学后种种不利因素,加强对幼小衔接的研究,积极探讨幼儿从学前到小学转变的有效途径的必要性,为幼儿尽早熟悉小学学习提供的条件。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幼小衔接;必要性;幼儿教育
        幼小衔接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十分关键,既能巩固幼儿园教育中所学成果,又能对幼儿园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做铺垫。我们知道幼儿园教育基本采用的是游戏式教学法,意在培养习惯和认识,而小学多以课本知和和能力形成为重点作为教育目标。若幼小衔接方法不科学会对幼儿身心和适应性多有不利,对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太重要了。所以,要想真正处理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儿在刚进入小学就习惯于那里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这需要幼儿园和家长通力合作研究过渡方案,让衔接工作顺利有效。本文主要探讨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的必要性。
        1.幼小衔接的概念 
        字面意义来理解就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核心是这年龄段的幼儿怎么样有效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能方面适应小学的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2.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使得幼儿园与小学在形成和坚持各自的教育教学特点与模式。大量的幼儿在缺乏过渡到小学的经验准备或过渡经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他们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个方面的压力。许多幼儿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或者老师和同学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的下降,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因此,针对当前的“幼小衔接”教育的“脱节”现象,我们应去发现问题,了解幼小衔接的真正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幼儿完成人生中的关键过程。 
        3.正确认识,重视幼小衔接
        幼儿园只有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性,才会进行设计幼儿活动做好过渡指导。幼儿园与小学具有很大程度的区别,幼儿园室内外环境温馨得当,处处充满童趣,有固定的午睡时间,幼儿园教育以游戏形式为主,不设立专门的考试;而小学有固定的桌椅摆放和课程安排,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所以,幼儿园要重视幼小衔接,引导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养成规范的课堂行为。比如有的幼儿初到幼儿园,自理能力相当差,不会整理玩具、不爱惜益智材料,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教师会和蔼的对幼儿说:小朋友们,玩具也是我们活动的小主人,他给我们带来快乐和知识,我们要保护它们。游戏结束后,教师会说:现在玩具也需回家,我们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一段时间过后,幼儿们基本学会自我管理,做事有了条理。



        4.锻炼语言,优化逻辑思维
        幼儿教育应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学会运用规范语言进行日常表达与交流。幼教教师应多措并举为幼儿创造锻炼语言的机会,优化逻辑思维,使幼儿的智力在入小学前进入“最佳水平”。首先,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每天的晨读课上给幼儿将故事,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还可以让一名幼儿来讲故事,让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促进幼儿各种感官的积极活动。其次,引导幼儿学会畅谈。比如:昨晚看了哪部动画片?你今天开心吗?通交谈使幼儿之间的友谊得到增强,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在逐步提升。再次,开展生活化主题活动。指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述:今天晴,最高气温34℃,天气闷热,建议小朋友多喝水,注意防暑。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内容,使所有的幼儿都愉悦地参与活动。
        5.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养
        有些家长错误的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在幼儿上小学之前学学拼音和汉字,做点数学题等行为。这种观念单单认识到知识层面的衔接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孩子的技能和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样很容易造成幼儿小学化倾向。因此,幼儿园要实现幼儿的科学发展,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使幼儿获益多多。比如在区域活动时制定规则,让幼儿懂得在活动时必须人人都遵守规则,并通过活动理解不守规则做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建立规则意识;教师通过值班制度的落实给幼儿体验劳动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幼儿对责任的认知与承担;幼儿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如厕时间,循序渐进的适应小学的时间安排,形成社会能力;帮助幼儿摒弃上课自由散漫、乱说话等恶习,增加幼儿自主进行绘本阅读的时间;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领幼儿提前参观小学,体验升旗仪式及活动课程,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内模拟小学环境,锻炼适应能力,为升入小学做准备。
        6.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幼小衔接仅仅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是力不从心的,这必须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齐心聚力,形成教育合力。幼儿的游戏的时间将会变少,学习任务增多自由时间变少,这些变化都需要家长的写作,幼儿园才能更好地采取措施实现最佳效果的衔接。《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和家长一道共同努力,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家长一定要丢掉“重水平轻技能”的观点,认清幼小衔接的重点,为幼儿成长创造积极的条件,保持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作幼儿的榜样。幼儿园要与幼儿家长保持长效沟通,通过专题讲座、家长座谈等方法实现家园共育。
        7.学前的重要性
        学前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终身的追求和毕生的事业来看待,从内心激发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实现从教学型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总而言之,幼小衔接是幼儿进一步发展的转折节点。因此,幼儿园要通过科学的办法搞好幼小衔接,转变定势在教师思想深处的教育方法,为幼儿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材料,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同时,还要丰富他们的感知经验,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进一步提高幼小衔接工作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孟燕萍.幼儿园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杂文月刊,2015(6).
[2] 屈建荣.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15(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