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胡常青
[导读] 教育要培养的是智慧者,而非装满知识却不会应用的“容器”,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四川省射洪市复兴镇伏河小学校   胡常青   629232

摘要:教育要培养的是智慧者,而非装满知识却不会应用的“容器”,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当前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时,更是极大地支持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推进。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来看,道德为先,这也和立德树人中德育为先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可以明确的是,我们要培养的是有道德、有能力的人,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德育理念的重要载体,相应地也就成为发展他们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立德树人背景下 小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 策略
        引言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至关重要。小学生年龄比较小,道德品质还处于形成阶段,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把体验教育、渗透教育和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课程改革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认识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融入德育教育,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真正地去理解和欣赏学生,给学生选择和表达自己的机会。比如说,在给学生讲《做更好的自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深入交流,让学生倾诉自己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控制情绪,让学生知道怎样更好地去解决困难、完善自我。讨论完成以后,教师要总结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帮助学生获得提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进去,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二、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
        小学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小学教师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存在于实际生活中,还能让小学生通过与生活经验相关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而且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因为教材会稍有滞后,教师要注意跟随时代方向。例如,在教学《欢庆国庆》的时候,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都熟悉,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将近几年的国庆阅兵视频调出来,让学生观看。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进行解说,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快速地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运用教学案例,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案例,让小学生在案例中得到启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在给学生讲“网络交友”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网络交友的正面事例和负面事例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小学生去分析和比较,去探讨网络的优点和缺点,进而更好地去引导学生科学上网,学习上网的技巧和正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为他们今后养成良好人格、树立正确三观打下基础教师要帮助小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形成优秀习惯。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做好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进行明确的规定,让他们逐步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要把那些明确的要求制定成规矩,要求每个学生都去严格遵守,严格要求自己,习惯成自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优秀的习惯,最后会转变成优秀的品德。
        四、丰富教学活动
        此处的活动一方面指课堂上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课后的活动,例如组织以德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者细化主题,分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分别设计活动。教学不能只讲解理论性的内容,要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能让学生形成应用知识的意识。例如在《读懂彼此的心》这一节课中,就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活动园”板块设计对话,一名学生提出:妈妈,周日上午我可以去同学家一起学习吗?先按照教材给出的固定答复,由不同的学生回答,让提问的学生说出自己听到不同回答的心理感受,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回复,体会每一个回答背后的爱。
        五、全面钻研教材,抓住在课堂中开展德育的契机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年龄尚小,在日常生活中严重缺乏安全意识,行走时不看路,顽皮嬉闹,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这是导致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笔者在钻研教材时发现了这一德育契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参考学生个体的生活实况,将其与书本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以规范学生言行举止为教学目的,为学生讲述身边潜藏的危险。必要时,笔者亲身示范处于危险之中正确的自救办法。除了教师讲授,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为学生演示安全教育小短片,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入手。并在此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化情境着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反思生活,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自我行为约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文德.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2020(18):233.
[2]朱校梧.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9(12):230.
[3]张金科.立德树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活化探索[J].教师,2019(33):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