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青年教师听评课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晓凤 洪姝
[导读] 听评课是教师之间交流研讨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信阳息县第二小学    陈晓凤
河南省信阳息县第一高级中学  洪姝

摘要:听评课是教师之间交流研讨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了解息县一线青年教师听评课的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新的听评课模式。
关键词:听评课  专业发展  现状分析
        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影响国家的教育发展。而在教师的职业发展中,听评课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方法,听评课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听评课可以促进角色的转换,使青年教师迅速的成长。然而当前听评课工作存在听课无准备,评课虚假客套;听课无目的,评课不专业;听完走人散会,不作深入研究等情况。
        鉴于此,调查我县一线青年教师听评课的现状,分析青年教师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很有实际意义。笔者为了了解一线青年教师听评课的现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
        笔者运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生成调查问卷的二维码。将二维码发送到息县各学校的微信群,请各位同仁帮忙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发放的有小学、中学、高中三个阶段,使得调查更加全面具体,能更好的了解息县一线教师听评课的现状。本次一共收到259份调查问卷,借助问卷星,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了我县青年教师对听评课的态度和认识,以及所处学校在听评课方面的制度。
        访谈调查法
        设计了访谈的提纲,笔者通过对13位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并提前与老师沟通进行录音,最后整理成WORD文档。
        访谈是对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补充和延伸,主要有两个目的:(1)更深入地了解一线青年教师对于听评课的具体态度;(2)在听评课活动中自己具体的观测点和记录方式。
现状分析:


由上表不难看出,63.71%的教师参加听评课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因此如何规范听评课,使听评课更高效地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汲取养分,是笔者下一步需要探究的方向。35.91%的教师参加听评课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硬性任务,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教师认为听评课是需要应付的具有强制属性的活动。
这说明一部分教师未能意识到听评课是促进教师专业生活和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没有让教师体会到价值、得到切实的成长,使听评课丧失了其最宝贵的专业价值。这种“为了听课而听课”的听评课制度,问题多多,往往使得听课者疲惫不堪,授课者收效甚微。因此探究新的听评课模式很有实际的研究价值。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采访中有七位老师听评课的积极性很高,一方面是学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常规的校本教研活动,每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愿意从听评课中汲取营养,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三位老师听评课的积极性一般,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日常教学比较繁重,对于日常的听评课有点敷衍,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教研任务。有三位老师听评课的积极性不高,有两位老师任务自己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也趋于成熟,不希望模仿别人来促进自己的进步,有一位老师则是因为不会评课所以导致了听评课的积极性不高。

                                     上图数据显示,16.6%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的观察方式和观察角度是一成不变的,有58.69%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的观察方式和观察角度是几乎不变的。这也就告诉我们,很多教师在听课中,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从固定的角度、固有的方式去观察,很难有突破。笔者试图探究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新型的听评课模式,旨在让听评课从单一的个人行为变成教师的合作学习,利用群体的智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根据上表我们不难看出,绝大多数的教师在听课活动中观察点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的设计、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也有少数的教师关注到了教师的基本功、设计问题是否有针对性、应变能力和驾驭课堂的功底。现阶段,我县教师的听课还处于“单打独斗”阶段,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听课理论知识的指导,在听课的过程中,自我经验的成分重、停留在以前固有的听课流程的中,听课更像是某一程度的“还原课堂”。在新型听评课的模式倡导下,课堂是需要听课教师们“合而作之”,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察点来观察课堂,更好的发现和诊断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史加琪.基于LICC范式的初中数学听评课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范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3):4—8.
[3].W.J.Popham.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晏书红.从传统听评课到基于LICC模式的课题观察——基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6):161-164.
[5].齐学红,张蓉,吕林海.“复讲复评”:U-S合作背景下的教师听评课模式——一个五年校本扎根研究的行动反思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8(9):86-92.
陈晓凤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LICC课堂观察范式对青年教师听评课中的应用研究》(2020YB1311)主持人,洪姝是课题组重要成员,该文是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