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恒杰
中石化江苏油田采油二厂 江苏金湖 211600
摘要:卞东油田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为提高开发效果,开展改善开发效果研究,重点阐明油田的储层分布、裂缝描述等特征,应用油藏动态方法研究注水水线优势方向及储量动用情况,明确了剩余油分布特征,为油田开发调整,提高开发效益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卞东油田;裂缝;水线优势方向;储量动用
1 工区概况
卞东油田是由两条近东西向断层控制形成的断鼻构造,其内部发育两条四级断层,主要含油层系为阜二段、阜三段,含油面积5.9平方千米,地质储量387万吨,其中阜二段是一个低渗裂缝-孔隙砂岩油藏,含油面积5.2平方千米,地质储量340万吨,属滨湖-浅湖相沉积;阜三段是一个构造-岩性油藏,含油面积0.67平方千米,地质储量47万吨,属河流相沉积。
2 存在问题
2.1 井网不完善,局部储量失控
因早期不合理开采,局部水淹严重,目前14口井停采停注,导致井网不完善,其中卞7-5、卞4-2井区无井控制,储量失控约30万吨。
2.2 储量动用不清,纵向上矛盾突出
阜二段主力砂体为1、5砂体,但区域储量动用认识不清,难以实施调整挖潜;平面上表现为构造中高部位井区1砂体吸水比高,而低部位及部分高部位5砂体吸水比高,且纵向上不同井区砂体吸水差异大,单层突进吸水比平均高达55%;阜三段、非主力层系火山岩未得到有效动用,阜三段储量控制程度为60%,火山岩储量控制程度20%。
2.3 油田属于低产低效运行状态
2020年9月份日产油13.3吨/天,采油速度为0.14%。
3 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3.1 储层研究
开展储层纵向、平面展布特征研究,明确有利区域。纵向上阜二段1、5砂体砂岩厚度大,平面上1砂体有效厚度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构造中低部位,5砂体厚度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构造低部位;纵向上阜三段1砂层组砂岩厚大,平面上1砂层组有效厚度大的区域分布构造中高部位,而阜三段2砂层有效厚度大的区域分布构造低部位;火山岩储层主要分布在卞13断块的中低部位。
3.2 裂缝研究
裂缝在阜二段较发育,通过研究明确了裂缝基本特征。按裂缝成因划分以构造缝为主;按裂缝产状划分以高角度缝(占比58.5%)为主,次为水平缝(占比26.1%);裂缝大小在0.06~0.4米之间;裂缝张开度为0.1~2.0毫米;裂缝密度为1.39条/米;裂缝填充以方解石填充缝为主;裂缝走向呈多方向性,裂缝系统属于网状裂缝系统。
3.3 水线优势方向研究
通过油藏动态分析方法研究明确了裂缝水线优势方向。首先以注采井组为单元,从平面上分析注水效果,明确平面上水线方向,再对注水井从纵向上吸水情况分析,确定了纵向上水线方向。然后结合平面及纵向上分析结果,确定了井组水线优势方向,最后综合所有井组单元在平面、纵向成果,矢量化的在砂体上展示,即完成阜二段1、5砂体水线流向图。研究成果认为卞7-5井等8个井区吸水量较少,且位于非注水水线方向上,具有挖掘和调整潜力。
3.4 储量动用研究
研究认为,阜二段采出程度为14.7%,其中1砂体累产油19.3万吨,平均单井累产0.4万吨,按计算储量93.5万吨,采出程度20.6%;5砂体累产油19.9万吨,平均单井累产0.4万吨,按计算储量118.8万吨,采出程度16.8%。阜三段采出程度为7.6%;火山岩采出程度为1.0%。研究成果显示阜二段在卞18、侧卞7-2、卞6-1、卞12-1等井区累产油较低;阜三段卞16等井区累产油较低;火山岩基本未动用。储量动用差的区域或层系是下一步挖潜的主要目标。
3.5 剩余油分布研究
通过油藏动态分析方法完成剩余油分布图,成果显示阜二段卞7-2高部位、卞7-5井低部位、卞6-3低部位、卞14-1井低部位剩余油富集,具有措施及井位调整潜力。阜三段2砂层组低部位剩余油富集,有补层等措施潜力。火山岩低部位剩余油富集,有补层的潜力。
4 调整方案
4.1 调整思路
重新优化注采井网,提高井网储量控制程度;加强流场调整,实施不稳定注水试验,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综合考虑阜二段、阜三段、火山岩三套层系潜力挖掘,优选措施工作量实施,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加强井位论证及井位运行,实施新钻井,进一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4.2 调整方案
4.2.1 重新优化井网
目前井网油井17口,水井6口,井距310米,阜二段1、5砂体动用储量井网控制程度为48.8%;通过实施工作量9口井,其中措施类7口,新井2口,井网重新优化后,油井22口,水井10口,井距333米,动用储量井网控制程度提高至71.0%。阜三段实施工作量2口,动用储量井网控制程度由60%提高到65%。火山实施工作量4口,动用储量井网控制程度由1%提高到20%。
4.2.2 流场调整,实施不稳定注水
以流场调整为基础,2020年以来已实施水井动态调配6井次,预计年内再实施调整6井次。其中注水井卞9-3井、卞6-5井实施不稳定脉冲式注水,获得较好的效果。
4.2.3优选措施工作量实施
选定油水井措施13井次,其中补层8井次,恢复注水2井次,酸化3井次。
4.2.4 实施新井,挖掘剩余油
初步建议实施新井位3口,其中1口可兼顾阜三段、火山岩,2口兼顾阜三段。实施后,可有效提高各层系储量动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
5 实施效果
通过研究成果逐步实施工作量,至2020年10月年累增油1000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卞9-3、卞6-5井组实施不稳定注水,日增油6.0吨/天,累增油800吨;卞4-3井补层合采,日增油0.6吨/天,累增油110吨;卞6-2井重新卡水,日增油1.9吨/天,累增油90吨。
6 结论
通过开展改善开发效果研究,明确了储层、裂缝展布特征,通过油藏动态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水线优势方向以及储量动用等特征,综合平面及纵向水线优势方向特征矢量化地刻画剩余油状况,明确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潜力区域,指导油田下步调整挖潜方向,保障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新征,张烈辉,熊钰,孙为全,李玉林.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
[2]刘青年,等.油田注水动态整体预测的数学模型[J]. 石油学报, 1989
[3]杨霄霄.精细地质研究在低渗透油田动态开发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6
[4]童亨茂.储层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进展[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