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市政建设工程事务中心 51810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对水资源。河道是储存水资源的重要方式,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治措施。
关键词:海绵城市;河道;环境工程;综合整治
作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一项重要方面,对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应用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河道水环境整治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1海绵城市的理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六个要素对雨水实施立体化、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的综合性管理,从雨水的“快收快排”变成“慢排缓释”,强化系统治理,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强调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修复和低影响开发。
2海绵城市的特点
海绵城市的发展思路以及规划措施都决定了它将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建设,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海绵城市并不依靠传统的市政管道进行排水,它拥有更多的排水渠道和方式,主要通过对降水的吸收、储存,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方式解决了城市面临的内涝问题。(2)海绵城市不仅做到了对城市排水功能的完善和发展,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和修复作用,对绿化、公园、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充分利用,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3)海绵城市在其实施理念的指导下,对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充分发挥各城市海绵体的功能和作用,减少了市政管道。不仅节约了城市的财政支出,还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3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设计误区
3.1忽视“水资源平衡”
流经城区的河道,基本上承载的是景观作用,因此有些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初期就提出了增加水量的效果。笔者可以理解这种理念的初衷,这样的确能够一次性的解决上游来水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这些水资源属于“死水”,除了在人工打压作用下能够产生流动之外,很难形成自然流动,长此以往下去,河道内的水资源环境质量就会明显地下降。另外,如果一次性增大河道内的水量,在枯水期还算是比较有利的措施,但是一旦到了汛期,尤其是在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来临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河道的蓄水能力达到上限而失去了河道原有的市政工程中防汛的作用。如此一来就完全打破了河道内的水资源整体平衡。
3.2没有很好地理解“分流”
虽然有的城市参考了其他城市失败的经验,在整治过程中想到了水资源对枯水期和汛期的影响,使用了错峰调节水位的方案。可是此方案也存在着问题,这里面依然具有因为对分流理解不充分而使得的河道内水环境没有任何改善的情况出现。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市政主管网中,没有对雨污分流进行合理的规划,没有很好的应用雨水收集管网,这部分雨水伴随着生活和工业污水排出之后,既给污水处理厂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河道内水的质量,损害了生态环境。
3.3弱化“水土保持”
尽管城市河道是人文景观的一种,可是这部分用大量资金打造的河道和水资源如果只是被当做景观资源,那就太可惜了。河道水资源能够有效的协调及稳定区域性水土环境。在水环境综合整治中,如果没有重视这一情况,即会加大市政工程的维护成本,还会让城市在面临自然灾害,或者汛期时的压力增加。
4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工程整治措施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充分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采用海绵城市技术措施进行防洪、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等综合整治,
4.1透水铺装——透水性铺砖
渗透设施主要为透水铺装,透水铺装地面是指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透水铺装地面孔隙率较大,雨水可通过面层下渗。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性地砖等材料铺装的透水路面,既满足了硬化路面的使用要求,又提升了路面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沿河人行道采用透水性铺砖(透水率不小于0.01m/s)厚6cm。雨水由透水面层渗透至基层后就地入渗或向四周扩散,不仅可以削减径流量,又可以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
4.2 透水河床——空心槽护底
明渠段均采用天然河床断面,未进行硬底化;对于受两岸房屋或基本农田限制的河段,不得不采用刚性护底时,应对护底进行改造,如对U型槽段底板设置空心槽,槽内回填级配碎石,上铺景观卵石,加强河道与地下水的联系,增强河道生态修复能力。
4.3河岸软化——生态护岸
综合考虑到生态性、景观性和经济性,结合河道两岸地形地质及用地条件,对挡墙及护坡进行了比选,推荐采用框式生态挡墙与草皮护坡结合的形式,其中框式生态挡墙亲水性好、生态性能优越,且具有生产迅速、质量可控、施工便捷等优点,大大增加护岸的透水性及景观效果和耐久性。
4.4充分利用河流地形优势,加强湿地建设
湿地是最适合生态修复的水环境修复技术,河流水量大,污染物浓度低,适合于湿地生物修复。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充分利用滩涂、缓坡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河段,设置橡胶坝、导流坝、反滤坝等回水设施,在开阔地带修建拦河塘,在拦洪池内设置人工水生草种,整治河道两岸滩涂,种植不同植物在不同的深度。植物配置主要遵循因地制宜,选择生长能力强、根系发达、耐性强的植物,并考虑其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植物带的优化,构建物种多样性丰富、净水能力强、景观效果优美的河流廊道湿地生态系统,确保河流水质达标。在河道拓宽整治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河流地形优势和现状有利条件,将现状鱼塘、未利用绿地等串联改造成一个大的人工湿地,既可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又兼有蓄滞洪区的防洪功能。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应用研究不仅有利于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对于我国城市建设多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际案例及目前各城市现有河道环境现状及治理问题,需要加强对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重视,从它的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在根据河道水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做好河道水环境的维护工作,并且在城市的发展中,通过多媒体等媒介向城市居民普及海绵城市的理念,从而让更多人参与到城市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苗伟,康殿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价值研究[J].建设科技.2016(21)
[2]王芳,刘小梅.海绵城市建设与河道综合治理模式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6)
[3]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