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灾中灭火原理和灭火方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金哲
[导读] 摘要:火灾的发生源是多种多样的,且火场的火势变化多端,因此消防工作是一种极为困难并且具有较高危险系数的救援活动,火灾救援对相关人员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应变能力和对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
        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二道区消防救援大队临河街消防救援站  130000
        摘要:火灾的发生源是多种多样的,且火场的火势变化多端,因此消防工作是一种极为困难并且具有较高危险系数的救援活动,火灾救援对相关人员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应变能力和对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消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的消防技术,一方面可以减少火场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可以提升灭火效率,使得灭火程序次序清晰。
        关键词:消防救灾;灭火原理;灭火方法
        1 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
        消防灭火的根本原理在于可以使物体的燃烧链条被破坏,而在这样的燃烧链条被破坏的过程当中,主要是需要使温度、可燃物以及氧化物等各个环节被破坏,而这样的灭火原理主要是对燃烧的各个条件有足够的了解。在一般情况下,燃烧通常都需达到充分的含氧量,同时还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与此同时,在这些条件当中,燃烧中的链条反应等也应当得到相对应的妨碍。而需完成有效的灭火,其根本原理便在于对可燃物、氧化剂、温度等有效的把握,唯有这些环节均得到了有效的把握,灭火方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也唯有这样,可燃反应方可得到有效地抑制。消防技术当中灭火的根本原理不单是一种链条上的要求和管控,同时对于量也需有效的把握,且形成一定量的需要。
        在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的生活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可燃烧的材料。火情的形成就即是这些物质没能根据我们所期望的目的燃烧而形成的一种状况。可燃物的燃烧指的是它跟氧化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剧烈放热反应,这时候常常会出现火焰以及发热问题,有时还会产生极为严重的爆炸问题。此处所讲述到的灭火,即指的是融合燃烧的具体方式和形态,对它拟定合理性的方法来干预燃耗,防止燃烧情况的一种活动。
        通常而言,若我们对燃烧的条件有比较深化的认识的话,能够经由对燃烧过程中温度、可燃物以及氧化物等各个环节实行破坏达到整个燃烧链条破坏的目的。如要想达成灭火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即是有效地灭火,根本的原理便在于对燃烧的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实行有效的把握。可燃反应的有效抑制与否关键在于上述环节的有效控制。
        2 当下我国消防技术中灭火方法分析
        若想要展开好灭火工作,那就务必把燃烧链的每一个程序都阻隔。通常而言,我们常用到的灭火方法有两种,分别为物理形式以及化学形式。当中物理灭火方式典型代表为隔离法、窒息法以及冷却法,而化学形式即是指化学抑制方法。在具体展开灭火活动时,我们能够单纯的运用一种方法,也能够把多种方法放到一起归纳使用。
        2.1 对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有效控制—窒息法
        从窒息法的名称中就可以看出,这是将燃烧区域或者可燃物质和氧气进行隔离的灭火方法,其目的是隔绝燃烧中氧气的流入。在应用消防技术中的窒息法的时候,需要关注和明确常见的含氧物体的含氧浓度和具体燃点,更详细的说,就是要特别注意乙醚、汽油、棉花、煤油、乙醇等常见物体的含氧浓度,在灭火过程中减少这些物体的含氧浓度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燃烧的可能性,并且使可燃物快速的消耗氧气,从而达成窒息灭火的目的。
        在窒息灭火法中,主要应用的方法是利用二氧化氮或者氮气等不可燃惰性气体来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通过惰性气体的充分稀释,可燃物很难在稀薄的氧气条件下持续燃烧,这就达到了消防技术中窒息灭火的目的。众所周知,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大概占到空气体积的百分之二十一,如果降低了氧气的浓度,就会制造缺氧的环境,从而控制燃烧的继续蔓延。应用窒息法灭火有几个重要注意事项,第一点,在着火区域存有爆炸品时,切忌使用窒息法来灭火,而是应该使用冷却法,打开着火区域的窗户进行灭火,应用窒息法进行灭火会引发爆炸。第二,可燃粉尘火灾,比如煤粉、亚麻粉尘以及面粉等可燃性的粉尘如果一旦弥漫到空气当中达到爆炸浓度的极限的时候,在遇到火源的情况下,就会引起爆炸事故,粉尘爆炸具有连续性的特点,爆炸所产生的气浪就会使得粉尘再次扬起而产生连续性的爆炸事故。

如果利用水进行冲击的话,就会很可能引起粉尘的飞扬,增加爆炸的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喷雾式灭火方式,雾状的水珠和微小的固体颗粒在进行结合之后就会对氧气起到一个隔绝的作用,使得燃烧窒息,并且水雾还具有吸收能量起到冷却的作用。第三点,在扑救忌水性物质火灾的时候,避免使用泡沫灭火器,因为泡沫灭火器中的水会与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从而引发爆炸。
        2.2 对可燃物温度进行大幅度降低—冷却法
        “冷却法”是消防救援队最为直接、简单、快速的灭火方法之一,“冷却法”主要是指对可燃物表面进行降温,进而达到消灭火患的重要目的。“冷却法”在实际灭火中最为常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火患”,也可以采用冷却法。顾名思义,冷却法最为直接的材料物质为“水”,即“冷水”,通过冷水冲击可以使燃烧物温度迅速降低,并最终起到消灭火患的实际作用,但在“冷却法”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性采用“冷却法”,消防救援队在灭火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建筑物影响,形成救援阻碍,如高层建筑、大面积建筑等,在高层建筑救援中,不利采用自带高压水枪,应该以疏散人群、救援伤者为主,利用高层消防水栓进行内部“冷却降温”。第二、在山林火灾救援中,应该以构建“隔离带”为主,对可能出现的树冠火一定针对性对待,不能一味采用“冷却法”,对于地表火主要采用“风力灭火法”结合“冷却灭火法”的综合方式,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因此,针对“冷却法”的运用及发挥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与火灾形成,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实际采用。
        2.3 对可燃物与空气进行有效隔绝—隔离法
        “隔离法”是当下消防救援队主要应用方法之一,隔离法主要是基于可燃物中氧气含量过高,以降低氧含量为主,对可燃物与氧气进行有效隔绝,通过二者隔绝降低可燃物与氧气的实质性接触,进而消除了氧气的“助燃作用”,起到降低燃烧的最终目的。在实际灭火过程中“隔绝法”主要采用灭火泡沫、石墨粉等材料,这些材料物质都可以有效隔断可燃物与助燃物。另外,从灭火实战及效果统计中得出,“隔离法”是当下最为常见的灭火技术之一,主要在于“隔离法”在实际灭火中效果较强、其材料生产制作成本较低、实际操作相对简单、实施时间相对较短等,这些优势都为“隔离法”实际应用打下重要基础。
        2.4 利用化学进行灭火—化学抑制法
        化学抑制法主要是依照链锁反应着火理论,将灭火材料喷射到燃烧区域当中,使它加入到反应里面,这样便可以施展出灭火的意义了。总体而言,化学抑制法即是经过抑制燃烧的连锁反应所实施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物体的燃烧,如今阶段这方法的使用几率特别高。在实质的消防灭火技术当中,燃烧物中含有的氢对维持可燃物的有效燃烧起到非常主要的作用,碳氢化合物在燃烧时的火焰之中,它连锁反应的维持主要靠O、OH、H这些自由基来达成。在我们如实展开灭火活动时,完全能够运用卤代烷灭火剂,这关键是由于卤代烷灭火剂在火焰的高温作用之下会产生粉粒、Cl和Br,而它们的存在可以很好的抑制火焰,制止其继续发展,总体而言,该灭火方法的效率特别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诉,如果想提升灭火效率,就需要首先掌握科学的灭火措施,通过及时的扑救,把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在灭火实践中,灭火原理是消防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只有通过对火灾现场正确的分析并应用具有针对性的灭火措施才能及时扑灭火势。
        参考文献:
        [1]刘鹏飞.消防救灾中灭火原理和灭火方式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1):133-134.
        [2]韦德明.实战化训练对消防救援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提升[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6):30-31.
        [3]康克上,余建荣.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7(06):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