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关怀理念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究 郝静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郝静
[导读] 摘要:人本化教育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
        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  300410
        摘要:人本化教育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境况而言,各大高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点也可以从我国运动员来源情况进行判断。在我国,运动员大多是从“娃娃”抓起,来自各大高校的职业运动员较少,目前运动员来源主要是由国家统一训练。而这一状况也令大多数高校就读青年产生了误解,认为在体育领域再优秀也无法为国争光、为国效力。除了错误的认知外,家长对青年人群的影响也不可小觑。针对这一状况,高校对体育教育理念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而我国提出的“人本关怀”理念恰好能够成为体育教育制度与理念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
        关键词:人本关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引言: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人类来说,运动能够带来的益处无可估量。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青年人群大多忽略了运动的重要性,由于日常运动量不足,全球青年人群中亚健康的人数比率居高不下。而在我国,高考前的青少年群体学习任务繁重,几乎没有时间进行体育运动;高考后的青年群体由于初高中时期养成了错误的体育观念,高考结束进入大学后,对体育运动也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针对这一状况,我国近年提出了“人本关怀”的运动理念。该文将围绕终身体育展开探究,对目前高校在该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论述解决对策。
        1 “人本关怀”理论概念分析及问题
        1.1 “人本关怀”概念
        我国提出的“人本关怀”理念指我国公民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够实现符合自身情况的体育锻炼与活动。其中,自身情况主要包括年龄、体力状况以及运动的目的。目前,人本关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学校体育,一部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主要包括高校对体育教育的改革,而社会体育主要包括运动体育设施的完善。无论是高校体育还是社会体育,“人本关怀”理念都在向人们展示着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还能够令运动者的心理健康持续保持在最佳状态。可以说,体育运动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还是一种放松精神的方法,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常常运动的人多半神采奕奕,而不常运动的人则常常是哈欠连连,精神欠佳。
        1.2 目前改革现状与问题所在
        近年来我国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正逐步提升,不仅在高中增添了体育课程,还对高校体育教育做出了一系列改革,都彰显了我国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与“人本关怀”理念建设的决心。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开始了体育改革,并在改革中取得了或多或少的成就,该部分成就主要体现于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及教材方面的改革与更新。我国大多高校都已建立了自由选择体育课程内容的新型体育教育模式,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可自由对体育课部分内容进行选择。另外,校内社团的构建也同样体现了高校在“人本关怀”方面的落实,譬如每个高校内都未曾缺少的篮球社及少部分学校开设的棒球俱乐部等等。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发展与完善历程中,需要坚持和保障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程序性以及合法性,用科学的制度来对高校体育进行约束、规范和管理。制度文化不仅围绕体育教学和活动,还应当兼顾场地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宣传管理和活动步骤管理等,有效促进体育制度文化的健全与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物质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
        虽然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迅速,但却仍远远赶不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就目前的改革速度而言,高校内的体育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需求。虽然“大学体育”仍是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且部分高校业也已实行了学分制,制定了例如“倘若体育课不及格便无法毕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但总体而言,近几年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仍然停滞不前。对于当代高校大学生而言,娱乐似乎才是第一要素,高校开设的体育课较之以往单纯的田径、长跑等内容虽然更见丰富,但由于课时较短,高校大学生对课程内自主选择运动的积极性仍旧不高,甚至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体育课程的学习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只要草草应付、足够勉强毕业便可,体育教育重要与否皆不在其考虑范畴之内[3]。究其缘故,仍是由于高校对体育教育的建设不到位。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不够灵活,从根本上忽略了高校大学生的需求,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失去兴趣,进而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人本关怀”理念了解不多,运动意识淡薄。
        2 为实现“人本关怀”制定的改革对策
        2.1 改变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建立新型体育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已意识到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为在短时间内加速全民体育的落实,多数高校都选择了以学分对学生进行限制,即利用成绩考核制度对高校大学生体育成绩进行衡量,借此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该方法虽然可在短时间内奏效,但从根本上以及长远来说,起到的效果却是适得其反的。对于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来说,他们就读高校前的运动量普遍不足,但体育课程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取得重大进步的课程,许多缺乏运动及锻炼的高校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学分,会集中进行短期训练,实际上并无任何兴趣。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便是高校对“人本关怀”理念认知的不足。体育是长久之事,持之以恒方为其中正道。然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能够做到不旷课、积极参加体育课已是难得,又怎能要求他们“长长久久”。面对这一问题,培养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自然成了关键,除了兴趣外,没有其余任何动力可令高校大学生将体育运动坚持甚至贯彻“终身”。因此,我国高校应及时改革传统的体育考核制度,建立新型体育教育制度。“世上无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无两位相同的人”。对于当代高校大学生而言,学生与学生之间身体素质也各不相同,传统的体育考核制度显然不够公平,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针对这一状况,我国众高校应当建立足够灵活的体育评价审核制度,即在入学时对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评测与分级记录,后续于学期末对其进行新一轮评测,并根据进步状况对学生体育分数进行综合考量。除此之外,应当增加体育课程的种类与时长,在常规体育课程内加设篮球、排球、棒球、乒乓球、铅球、垒球、足球甚至橄榄球之类的项目,高校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从中任选其一,并根据自身状况选择课程难易度,后续课程考核也应根据高校大学生在课程期间取得的进步而进行评测。如此一来,应付了事的体育教育便荡然无存,新型的体育教育模式能够加速“人本关怀”的建成与落实,令我国高校大学生逐步培养起对运动的兴趣,实现强身健体、自强不息的“人本关怀”初衷。


        2.2 全民体育项目落实
        “人本关怀”的落实要建立在全民体育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已经提出了在未来几年内建设全民健身的总计划,该项计划分属社会性福利,其根本性目的在于实现在我国社会大环境内培养全民体育意识,将体育运动作为我国公民生活的基础。该项目并非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而是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实现人本关怀的阶段性大型工程,一旦该项目落实成功,我国国民健康素质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于数年乃至十数年内赶超西方诸多发达国家。当然,该项目的建成绝不仅仅依赖于我国对公众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还要实现令“体育意识”深入大众心中的目标,因此,对体育的宣传与教育应当占据该项目的大部分比重。
        目前,我国高校升学率仍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在未来,我国极有可能完成全民读大学的创举。因此,全民体育项目的建设,也就是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与体育兴趣的培养应当始于高校。关于高校内部体育教育的改革已于上文提出,此间便不多做赘述。除高校内部需要改革外,其他人群的体育观念也应当有所提高。针对这一目标,我国可适当采用“明星名人引导”政策,利用明星及公众人物的带动,在我国内部掀起“人本关怀”思想的浪潮,对当今的青少年进行体育运动的鼓励,一旦当代青少年“人本关怀”观念培养成功,随着时代的前移,该思想亦会随着家庭教育而进行传递与继承,进而对整个社会的未来构成影响。
        2.3 利用当代高新技术深化“全民体育”“人本关怀”观念
        如何与高新技术进行融合和共同进步,是当代社会所有领域都日益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利用高新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对“人本关怀”理念进行宣传的雏形,例如当今比较流行的微信步数、蚂蚁森林能量等等。目前该雏形虽然已初步形成,但落实度仍未达到对全民进行推动的程度。在新一步的计划中,我国应在更大范围内鼓励上述类似软件的使用,或出具相应的鼓励制度,加速该类软件与技术的发展。例如,可结合现今较为流行的外卖、各类共享服务,采用运动红包的方式,对体育运动量较大的人群实行红包奖励。作为该类新兴行业的主要用户,高校学生群体在此环境影响下体育观念也会随之提高,最终达到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对高校学生进行体育心理教育的效果。
        2.4 大力弘扬体育精神文化
        结合高校体育文化特点来看,精神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以及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有效发挥体育精神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制定明确和清晰的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有效地发挥育人功能与价值。所以,在体育文化的构建以及发展历程中,应当高举体育精神文化大旗,坚持科学的体育观和运动观,把体育变为学生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健康、积极的体育活动和项目,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体育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运动不但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方法,而且是学生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活动方式,对于学生精神思想以及身心健康均大有裨益。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和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体育观。与此同时,高校应当大力弘扬体育精神文化,比如奥运精神、体操精神等,通过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的运动员事迹,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意识、奉献精神以及顽强拼搏意志等,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文化精神和素养,通过体育文化精神的弘扬与传播,有效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最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品质起到良好的培育效果。
        2.5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除了精神文化之外,物质文化同样也是文化育人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较之精神文化而言,物质文化更加具体和现实,能充分地被学生感知和接触。从高校体育建设现状来看,体育物质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样态,主要表现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建筑设施等,这些物质基础不仅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必要条件,还是构建体育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对此应当提高重视与关注,通过加大资金支持,积极建设场馆设施,购买先进运动器材等途径,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和热情,充分体现文化育人的功能和价值。体育文化建设历程中需要强调整体性、广泛性以及层次性,充分彰显体育文化底蕴,同时还应当兼顾高校学生的层次需求,致力于调动师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还应当防止体育文化氛围的突兀而影响文化育人的效果。比如在校园里建设太过高端的高尔夫场地,则无法满足大众性需求,容易产生分层现象,导致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既不能做到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也无法保障文化建设的包容性,最终无法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效。因此,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为体育文化育人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6 发挥高校师生的主体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环境育人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教师和学生的配合与支持。在实现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时,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教育功能。教师应当深入钻研,创新思路,发掘体育文化育人的策略与路径,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同时创造更多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让学生在体育文化氛围中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建体育社团、构建体育活动自治平台等多种渠道,形成丰富而又有内涵的高校体育文化,实现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
        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令我国走向更富强的未来,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实现本质上的改变。除高校内体育教育模式的变更外,我国也可从各类衣、食、住、行方面借用暗示的方式对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观念进行深化教育,并根据实际状况对高校外的体育设施进行建设,将“人本关怀”贯彻落实到底。本文自“人本关怀”的概念及问题切入题目,后续对高校落实“人本关怀”可实行的对策进行了详细论述,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钱坤,周宇航.人本关怀思想下的中学羽毛球运动发展构想[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6):153-155.
        [2]李静,孙亚娟,唐柳.幼儿人本关怀活动方案:美国SPARK课程及其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3):86-89.
        [3]曲俊义.篮球运动的人本关怀观浅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9):72-74.
        [4]林翼狻.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本关怀意识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192,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