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提升策略剖析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杨玉学
[导读] 摘要: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不仅在保证农业增产稳产,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实现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对农业发展结构进行优化。
        山东省临清市松林镇财政经济服务中心  252652
        摘要: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不仅在保证农业增产稳产,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实现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对农业发展结构进行优化。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信息化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提升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农业经济,经济管理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属于支柱型产业。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信息化环境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一、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想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对农业经济发展策略进行优化,就必须要对信息化的内涵有所了解,找出信息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的共通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信息化与农业经济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对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化技术已经彻底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一部分。所谓信息化,其实就是一种全新的能够造福于社会的生产力,以培养和发展计算机智能化工具为主。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第一制定系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政策,构建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第二加强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的合理运用。由此可以明确,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想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不仅要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还要提升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1]。
        二、信息化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处理难度较高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农业信息。对这些农业信息进行管理,也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这些农业信息的数量太多,种类太复杂,所以如果单纯依靠人工来进行信息的处理,那么工作人员将会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且无法对信息处理的结果予以保证,信息处理难度较高。例如,在具体的某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一整个季度的经济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估。面对如此庞大、繁杂的信息量,工作人员即便是每天都加班加点,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可靠的结果。
        (二)信息化意识偏弱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加强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让农民群众熟练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并针对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反馈,或者提出优化建议。但是,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并没有较高的信息化意识,既没有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没有掌握信息化技术的操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必然会充满重重阻碍。很多农民群众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宁愿继续受到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约束。这样一来,农业经济的产出效率,产出水平就很难获得明显的提高[2]。
        (三)缺乏足够的专业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
        在信息化环境下,各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依然依赖于专业型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无论是信息化技术的操作,还是农业经济管理决策的制定,依然都需要人工来完成。

只有这些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才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在实施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地区,并没有及时配备上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究其原因,绝大多数的专业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并没有长期留在农村工作的意愿。农业经济管理岗位的空缺,就会对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建设产生影响。
        三、信息化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想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尤其是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天产生的农业信息数量越来越多、信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单纯依靠人力,很难对这些农业信息进行高质量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引进大数据技术,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来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智能化技术,其智能逻辑与人类的逻辑思维十分相似。在这种智能逻辑的应用下,大数据技术就可以直接对导入的农业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而且,根据实践结果证明,与人工信息处理相比,大数据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强、信息处理准确性和稳定性更明显[3]。
        (二)重点培养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
        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想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必须要重点培养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分析大多数农民群众信息化意识偏弱的原因,主要与其不了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有关。所以,要想培养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就必须要先让农民群众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有所了解,让农民群众充分意识到将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进行结合之后,对自己的影响。对此,建议采取以下几大措施。首先,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地区的宣传与教育,先让农民群众对信息化技术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为农民群众提供免费的定期的信息化技术培训,通过信息化技术成功应用案例的讲解来让农民群众充分的意识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加深农民群众对信息化技术的理解。最后,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推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三)积极引进并培养专业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
        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想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必须要积极引进并培养专业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由于大多数专业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所以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岗位有充足的人员,我们可以在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从农村内部选拔人员进行重点培养。首先,强化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挑选出农民群众中年轻的一代,对其进行系统而专业的信息化技术培养。其次,专门针对这部分年轻化的、有管理潜力的农民群众进行专而精的培养,确保可以快速培养出一名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环境下,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处理难度较高、信息化意识偏弱、缺乏足够的专业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等问题。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重点培养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积极引进并培养专业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才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桂花.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0):44-45.
        [2]张建萍.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J].河南农业,2020(26):10-11.
        [3]杜平.信息化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对策探析[J].南方农业,2020,14(12):80-81.
        [4]王安石,栗琪.信息化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对策探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2):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