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务系统劳动生产率现状及提高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王云宝
[导读]
        天津工务段劳动人事科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当前在铁路系统改革的前提下,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摆在工务系统面前的重要工作,结合工务系统实际,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工作效率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途径,以求共同提高。
        一、现状与问题
        天津工务段管辖线路共计2483.55公里,其中正线1291.08公里、其他线路1192.47公里(岔线291.09公里、站线827.47公里、段管线和特别用途线73.91公里)、道岔合计3125组;现有职能管理机构10个、党群管理机构2个、生产经营机构32个、下设班组152个;截止到2020年3月末,用工总量2776人,其中在岗职工2372人、非在岗职工26人、其他从业人员(劳务工)378人;在岗职工平均年龄45岁,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年龄30.2岁;定员2403人,超员373人。
        (一)整体性超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
        1.在时间分布上存在结构性缺员
        一是短周期结构性矛盾。虽在用工总量上超员,但因我单位管辖范围较大,同时工务系统生产活动的季节性和集中性特点,在集中修、应急抢险、站场改造等用工高峰情况下,短期结构性缺员问题突出。
        二是长期结构性矛盾。根据我段人员年龄结构实际,经测算,我段五年内自然减员650人,相当于减少6-7个中等体量的生产车间,较现员减少27%,按照目前定员人数,将由总体性超员转向全面缺员状态,在较长的时间周期上存在严峻的结构性矛盾。
        2.在生产人员岗位设置上存在结构性缺员
        通过分析,我段在轨道车司机和道口看守人员岗位设置上不够均衡,明显暴露出结构性缺员。
        (二)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
        2019年末,我段全员劳动生产率为0.672人/公里,位列北京局集团公司13个工务段中第十,较全局平均劳动生产率0.494人/公里低36.03%。造成我段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如下:
        1.人员方面:2006年按照路局相关精神,原天津工务段、南仓工务段、沧州工务段合并为天津工务段,三段合一后干部职工总数达到3900人,截止到目前累计自然减员1100人以上。
        2.设备方面:近些年来,我段管辖设备总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管内设备中大站场设备较多,工作量换算系数低,导致总换算工作量不高。
        3.降速影响:我段原正线200 -250公里/小时区段,速度降为160-200公里/小时,换算系数降低导致线路设备换算工作量减少170公里。
        结合以上人员、设备及劳动生产率情况,虽然我段劳动生产率水平在逐年逐月递增,但是劳产率水平的提高,也仅仅是靠自然减员来实现。
        (三)非生产人员较多,隐性非生产人员难以把控
        显性非生产人员包括干部、后勤服务人员、非在岗人员等脱离生产岗位的人员,隐性非生产人员包括整理内业、打扫卫生、修理机具、炊事人员等临时性工作而脱离生产活动的人员,隐性非生产人员更加难以把控和管理。
        二、统计指标及劳动用工管理手段的缺陷
        (一)统计指标的缺陷
        工务系统劳动生产率仅与人数和换算线桥隧公里数有关,一方面由于工务段不具有市场主体地位,无法自行承接更多的设备维修任务,也无法引导富余劳动力流出企业,劳动生产率数据的改观需要等待大规模新线开通或自然减员。

另一方面,该项指标忽视了维持不同水平设备质量所需的劳动消耗量差异,忽视了高水平维修工作量和高品质设备质量带来的安全纵深增大、过境列车舒适度提高等隐形效益,造成了设备维修“少干多干一个样”、“ 设备质量60分万岁”的数字错觉,不利于一线生产组织提高设备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用工管理手段的缺陷
        1.实际用工管理主要依赖经验估工法。工务系统生产活动具有群体作业特点,生产用工数量弹性较大且难以衡量,各级管理者对不同车间、班组的生产活动繁忙程度缺乏数据层次的精确认知和引导,用工管理主要采用经验估工法。
        2.考勤报表信息含量少,出勤不出工现象难以有效监管。目前,站段管理者主要依赖纸质考勤表监督一线人员出勤情况。很多班组将一线生产人员以打扫卫生、整理内业、整理库房、检修机具、后勤服务等安排劳动力脱离直接生产活动,对于隐性非生产现象难以有效监督。
        3.岗位工资制度过于机械,难以形成有效激励。现行的岗位工资制度考虑了不同岗位在劳动消耗量、岗位风险、技术难度等方面的差异,较为粗略的反映了不同工种的劳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职工的经济激励作用,但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来看,已不能充分体现相同岗位间生产条件的差异。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减少非生产用工。班组用工分生产人员和非生产人员两类。在核定人员时,班组核定的全是生产人员,但是班组在用工时出现了非生产用工。如果非生产用工越多,设备就存在欠养修或养修不到位的现象。由于设备质量不达标,严重影响安全工作。比如我段南一线路车间南四线路工区核定生产定员16人,设工长1人、班长2人、防护员3人、作业人员10人。实际在用工工作中,设工长1人、班长2人、防护员3人、炊事员1人、内业及卫生清扫1人、作业人员8人。对比来说,就存在10人工作8个人来完成,这8个人完成10人的工作量,不但存在超劳现象,而且有时在维修工作时有工作不到位现象发生,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减少非生产用工势在必行。
        2.严格按作业流程作业,提升作业标准化。按照《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系统劳动定额标准》,严格按照单项作业程序,实行人员的科学分工,按照单项作业流程作业,使每个生产者劳动效率发挥至极致,实现劳动组织的有序衔接,在规定的定额时间内,就一定能够多完成工作量,提高工时利用率,实现劳动效率的提升。
        (二)实现设备状态化管理
        1.优化维修机构设置。按照检养修分开和专业修的要求,合理设置车间、班组,合理测定定员,保证人员配备合理、机构设置合理。2017年以来我段累计撤销车间2个、撤销工区42个;同时,为了使维修模式更加趋于专业管理,新成立了16个包括检查、钢轨打磨、维修等专业化管理工区。这样以来,能够更加充分利用好天窗修、作业人员和机具等生产资源,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2.维修体制改革。当前工务设备等级管理和主动适应天窗修要求成为工务系统的重点工作。我段积极探索,主动适应,坚持“动态为主、动静态检查相结合、结构检查与几何尺寸检查并重”的原则,建立了检查、分析、方案、计划、整修、回检“六步走”的维修体制,理顺了生产组织各过程中环节的衔接关系,实现了设备质量的均衡提高,保证了作业效率的提升。
        3.做好工作量调查。当前作业均在天窗点内,如果在工作量调查的前提下,准确掌握设备超限位置、准备工具材料,加强现场作业环节有序可控,减少非生产用时,这样就能实现天窗点的饱和工作。由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在等量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增加,这样算来二天的工作有可能在一天时间内完成,这样减少了上道作业时间,加大了轨道的利用率,提升了经济效益。
        (三)发挥劳动定额工作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
        劳动定额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编制计划、组织生产、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是考核劳动绩效、实施按劳分配的重要尺度,是落实经营管理、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手段。铁路劳动定额工作直接为铁路运输生产服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