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朱坚
[导读] 摘要:火灾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规避的问题,对社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为了更好的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下的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工作,针对组织效力、指挥管控效力的增强不可避免。
        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队
        摘要:火灾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规避的问题,对社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为了更好的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下的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工作,针对组织效力、指挥管控效力的增强不可避免。整体分析来看,现代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工作,除了积极渗透人才管理、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建设外,还要重视先进设备在灭火救援组织过程中的运用,提升火灾组织防控效力。
        关键词:火灾救援;组织指挥;防控效力
        引言
        落实灭火救援组织效能提升工作时,火情、组织效力、指挥效力都极大影响到火灾应对效率、质量,为更好的展开灭火救援工作,重视火情信息识别、归纳、分析,及组织效力、指挥效力提升大有必要,具体开展优化措施时,无论是火情识别,亦或者是组织效力、指挥效力提升,都与人才因素、队伍因素、制度因素、设备因素等存在关联,因而有必要基于此四类因素,积极强化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效力。
        一、火灾防控的现实困境
        火灾防控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火情信息认知不到位、组织效力低、指挥效力低等。从火情信息认知的角度来看,火情信息认知全面性、深入性客观保障消防救援组织、指挥效力,但火灾发生时具有突发性、持续危害性、环境多样性等,在具体识别、归纳火情信息时,往往存在较大的难度,这也给消防力量的组织及运用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从消防救援力量组织的角度来看,消防组织效力可以在确保救援计划、救援人才、救援设备、火情信息等各自到位,或可以被直接运用下,实现对火灾情况的积极应对,是积蓄消防力量,尽可能的为扑灭火灾提供有效准备的阶段,但由于参与到消防救援中要素较多,在组织管理时容易产生疏漏,给现场救援工作造成诸多不必要的麻烦,从指挥效力的层面上来看,指挥效力是在介于指挥层面,落实现场指挥、远程指挥等情况下,强化消防救援时的后勤保障,及火灾扑灭效率、质量,现场指挥需要综合考量指挥人员的数据信息统筹能力、临机反应能力、消防力量配置能力、利弊权衡分析能力等,远程指挥人员在保障后勤时,同样应当具备信息统筹能力,同时还要与现场人员保持联系,在特大火灾面前,远程指挥人员还应当包含方案论证等能力,以期能尽可能在挽救更多的生命,并减少更多的财产损失,但若不能针对指挥人才指挥效力增强,则指挥问题将极大困扰消防救援工作[1]。
        二、现代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效能提升措施
        (一)介于人才管理下的提升措施
        人才管理下的提升措施是从人才结构、人才招聘、人才培训及考核、人才绩效提升等方面具体落实。从人才结构的角度来看,人才结构是从专业性人才、骨干型人才等视角下,沉淀指挥人才、组织管理人才的储备,从而在遭遇火灾时,能依托中坚力量的支持,最低限度的保障火灾应对质量,从人才招聘的角度来看,招聘文化素养高、思维能力强的人才可以较好的保障新员工素质,为骨干人才培养提供人力来源,从人才培训及考核来看,人才培训可以从专业技能、工作技巧等方面,提升人才对救援现场的适应能力,人才考核可以作为人才综合素养评价参考,针对人才的深造培训、岗位安置等做出积极调整,从人才绩效提升的角度来看,人才绩效提升作为人才管理常用措施,是充分发挥人才价值,提升人才岗位贡献度的关键,可以落实绩效考核,引导人才行为,落实绩效工资、奖金等制度,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2]。


        例如,重视人才结构调整下,就可以在配置教育培训资源,侧重支持骨干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具备充分的教育资源支持下,组织管理人才、指挥人才自然可以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重视人才招聘、培训、考核下,可以逐步凝聚高素养组织、指挥人才,一般退役士兵集体意识较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能得到保障, 招聘、培训等时,应作出积极调整,重视绩效提升下,就可以在绩效工资的吸引下,确保指挥人才能自发的提升指挥能力,若能切实的在现场指挥中发挥作用,并获取奖励下,一般工作热情可以被有效激发。
        (二)介于队伍建设下的提升措施
        队伍建设下的提升措施包括工作氛围、集体协作意识及能力、统筹管理机制等,从工作氛围的角度来看,工作氛围是优化指战员工作环境,起到职业倦怠应对、 工作效能增强等,若能在队伍建设中积极渗透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等,也能对指挥人才的学习意识产生积极影响,从集体协作意识及能力来看,无论是组织消防力量,亦或者是配置消防力量,都依赖于各层、各岗位的消防员之间保持通力合作,因而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集体意识渗透等角度,提升消防员之间合作的默契性,从统筹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统筹管理机制是依托统筹管理形式,对消防救援队伍做出干涉,可以形成从基层班组人员到总指挥的管理机制,实现上下级及时沟通交流下,健全消防救援队伍的统筹管理效能[3]。
        例如,重视工作氛围下,就可以在落实个性关怀等情况下,帮助指战员应对职业倦怠,重视集体协作意识及能力,就可以在组织运动会等情况下,提升消防人员的熟识程度及合作默契度,展开消防救援工作时,消防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自然可以更加容易,重视统筹管理机制下,就可以透过班组领导人员,有机联动现场环境及总指挥,帮助总指挥了解火情下,火灾应对效力自然可以得到提升。
        (三)介于制度规范建设下的提升措施
        制度规范是依托日常管理制度、火灾组织指挥救援条例等,对指挥人员、组织管理人员的行为抉择做出积极优化,从日常管理制度下,旨在要求指挥人才重视内部团结、个人形象等,避免生活问题影响到工作,从火灾组织指挥救援条例,旨在透过现场救援管理内容,要求指挥人员能听从组织管理,同时指挥人员也要在自身职责、权限内,积极分析火情,合理、规范、科学配置消防力量。
        例如,重视日常管理制度渗透下,就可以要求指挥人员注意团结其他消防人员,增强指挥活动中,消防人员的信服力,重视火灾组织指挥救援条例下,指挥就可以按照条例,按照既定流程配置救援人员、设备,并根据实时火情信息,对救援力量配置做出积极调整。
        (四)介于设备管理下的提升措施
        设备管理下的提升措施体现在通信设备、火情信息采集及分析设备、灭火设备及个人自我保护设备等,整体来看,展开设备管理时,尤其应当重视火情信息采集及分析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是通过抗干扰、抗高温能力强的通信设备,提升指挥人员对现场的了解程序,通过摄像头、温度识别仪器、气体检测仪器等,对火灾位置的环境参数有所把控。
        例如,重视抗高温、抗干扰能力强的设备,就可以在通信设备的有机联动下,实现各个救援班组统筹管理,同时将火区内的状态信息报告给指挥人员,提升现场指挥效力。
        三、总结
        火灾防控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火情信息认知不到位、组织效力低、指挥效力低,具体应对时,可注意人才管理、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建设、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栾学龙, 郝红卫. 现代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注意事项研究[J]. 消防界(电子版), 2020(16).
        [2]杜健. 探究提高灭火救援组织指挥能力策略[J]. 消防界(电子版), 2017, 18(02):28-28.
        [3]王龙, 王晓峰. 实战化要求的现代化灭火救援指挥机制研究[C]// 中国消防协会, 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