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中海绵城市排水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李庆
[导读] 摘要: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城市建设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道路的给排水工程承担着城市雨水、污水排放,以及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定陶县市政工程公司  山东菏泽  274100
        摘要: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城市建设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道路的给排水工程承担着城市雨水、污水排放,以及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海绵城市 " 的出现,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城市中的洪涝灾害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本文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出发,就市政道路中海绵城市排水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海绵城市;排水设计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一词的本义是用来形容“水在城市中流动”的形象。现在,我们参照“海绵城市”的概念,通过合理配置城市水资源,解决城市水患和水污染问题,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水资源。海绵城市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因此许多海绵城市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似。总体而言,海绵城市倡导建设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城市。要实现海绵城市的目标,就必须通过人工手段充分收集和合理利用自然降水,有效控制地表径流,使城市具有自然蓄积、渗透、净化的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海绵城市的最终目标是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二、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性
        首先,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合理运用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实现老城区的有效改造和新城区的更好建设。其次,海绵城市的概念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目前雨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目前水资源短缺的状况,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例如,收集的雨水资源可以灵活应用于城市绿化、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中,防止雨水对城市的不利影响,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最后,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应用到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的水污染问题,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三、市政道路中海绵城市排水设计的应用原则
        3.1环保性
        首先,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景观的重建,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其次,无论在各类给排水管道或设施的设计中,都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尽量减少对环境地污染。
        3.2节约性
        在发展过程中,各行业必须遵循节约的原则,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要合理配置和利用,这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也是如此。特别是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更应注重节约,尽量将资源利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3 防涝性
        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应遵循防涝原则,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应充分结合城市本身的地形、地理环境,科学处理自然雨水,保证雨水能够快速疏导排放,同时,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利用率尽量减少城市水资源,从而缓解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矛盾。
        3.4经济性
        在实际设计中,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给排水工程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投资。因此,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应充分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原有的给排水系统,尽量避免给排水管道线路的大面积调整。
        四、市政道路中海绵城市排水设计的探讨
        4.1路基排水的设计
        市政道路设计前,首先要对道路路基进行合理设计,然后根据路基条件科学合理地制定可行方案,最后根据不同的道路需求和不同路段的具体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调整。对于透水性弱的路基,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换填处理),以提高其排水功能。在路基排水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自身排水,又要注意其稳定性。路基应碾压密实,以保证稳定。


        4.2车行道和人行道的设计
        在我国传统道路和人行道的路面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抗渗性差或透水性差的材料。因此,在强降雨季节,路面容易出现湿滑现象,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同时也阻碍了水的渗透,导致城市气温上升。如果在行车道和人行道的设计过程中能合理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则在路面施工时应选择透水性路面。通过这种设计方法,可以使路面积水顺利渗入地面,充分调节路面的湿度和温度。这样,在调节市政环境、补充地下水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积水对路面的破坏。特别是在道路设计过程中,用于路面铺装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可以促进水的渗透。为了保护地基不受雨水和污水的破坏,下层和基础位置所用的材料为不透水材料,使水按照以前的设计坡度流入检查井或绿化带。
        4.3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排水的设计
        在选择绿化带位置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路面的透水性能否满足道路排水需求。必须选择透水性强的地段,保证道路下层雨水通过排水管进入绿化带,深入表层。然后,根据初步设计,所有雨水均可进入雨水收集口,雨水和绿化带的使用不受影响。如果绿化带需要收集雨水,绿化带的位置必须设置在路面以下20厘米以内,且绿化带必须高于绿化带的土壤。为了使雨水和排水管直接连通,应首先设置溢流系统。在降水量大的季节,入口大量雨水处理困难。位于低洼地带的绿化带可以储存雨水,然后通过溢流系统流向市政管网,排除多余的降水。
        4.4水质过滤环节设计
        雨水落在地上后,在蓄水前,为了保证雨水的清洁,应对其进行过滤。在滤水设计中,一般先铺一层种植土,再铺碎石层,再安装渗水管。在过滤雨水的过程中,使其渗入地下,保证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供应。
        4.5滞蓄缓排设计
        在设计之前,必须对绿化带的整体结构进行调查,然后根据绿化带整体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地下水导流系统地设计。以上工作完成后,我们可以保证雨水一般能按照设计目标渗入地下。滞洪缓排设计的具体工作包括:设计明沟,集水沟设计断面尺寸为w×H=500mm×500mm;1~2km范围内,集水沟设计断面尺寸为w×H=600mm×600mm;在道路垂直低点设置D=800mm的水平排水管,以利于雨水降水进入水质过滤环节,雨水设计出口处需设置排水沟,以便于雨水进入明沟进入地下;排水沟设计为配水,设计位置需在明沟两侧,以保证所有雨水均能进入明沟。
        4.6附属设施设计
        市政工程领域的配套设施众多,也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在配套设施建设中,相关单位要将海绵理念全面贯彻到各个建设环节,全面提升城市的透水性和透水性。首先,在平缘石设计中,应根据周边地质条件合理设计高度,保证雨水正常流入地表,保证城市各种公共服务功能系统的顺利运行。其次,在路肩沟设计中,需要对材料进行优化选择。一般情况下,相关单位会选择用草建筑材料代替混凝土材料,以避免雨水管道堵塞。同时,设计人员还应做好城市给排水系统地设计,避免城市内部污水排放不及时。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将会给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海绵城市概念的出现为市政道路的规划、建设和设计提供了多种应用方法。海绵城市设施能够有效地避免雨水在道路上的积聚,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最终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星."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镇建设,2020,(5):27.
        [2]隋欣恬.“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3348.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11.3214.
        [3]陈军成.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大科技,2020,(36):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