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软土地基工程监理难点及对策 许张明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许张明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具有透水性差、沉降量大的特点,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浙江泛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  310016
        摘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具有透水性差、沉降量大的特点,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提高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地处理软土地基,避免施工项目的过度和不均匀沉降,并根据施工项目软土地基的特点和施工条件,灵活地进行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软 土地基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问 题及其优化措施,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建筑;软土地基工程;监理难点;对策
        1软土地基特点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是高触变性、低渗透性、高收缩率、快速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其中触变性指的是软土在被水侵蚀之前的固体状态,在被水等因素侵蚀后成为流动状态;低渗透性主要是指软土地基的透水性差,施工企业需要进行长期的排水工作。高压缩性是指软土地基经高强度压缩后的沉降,尤其当垂直 压力在 0.1MPa 时,软土地基会出现变形问题,且发生大面积 沉降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沉降速度快主要是在负荷不断增 加的情况下,软土地基中的建筑物沉降速度越来越快,在同条件下,建筑物越高,负荷越大;沉降不均匀主要是软土地基成 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成分是大量细微颗粒与砂土,这 2 种原材料的密度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受力,最终出现沉降不均匀问题。
        2软土地基的现状
        软土是指淤泥质土和淤泥,大多数是由于水流的冲击沉淀而成,软土地基就是指由这种特征的粉土和粘土等细微颗粒含量比较多的松软土、空隙比较大的有机质土等组成。软土地基不可以只按照地基的条件确定,在地基上填方的不稳定或是构造的原因产生的地基下沉的情况也应属于软土地基,在确定地基是不是软土地基时,应充分考虑地基层构造物的形式、种类、规模,从多方面确定是否是软土地基。
        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应掌握场地地形、地质、土力学等方面的详细资料。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对其重视不够,而只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或只是简单地取相邻工程的测量数据。由于资料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特别是水文地质指标资料的缺乏,将给今后的设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也给设计和施工安全留下隐患。
        3软土地基所带来的影响
        3.1路面硬化现象
        由于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相对较差,这将直接导致路面硬化现象。目前,大多数路桥工程都会选择沥青或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但这两种材料稳定性不好,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导致路面硬化。
        3.2 沉降现象
        在处理公路桥梁软基时,首先要解决道路的沉降问题。软基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直接影响到路桥工程的正常施工。通过详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主要是由于软土滤带在长期浸泡地下水后会产生水土流失。此外,软土层厚度差,也会导致软土地基强度的降低。一些软土地基区的承载力不高,当强度降低时,很容易引起沉降现象。另外,土层厚度不均匀,沉降发生不规律,直接影响到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
        3.3稳定性方面
        由于软土地基相对松散,孔隙大,包括砾石,但渗透性差,易受压,抗压能力差。因此,在处理中应做好压实工作。压缩后,施工应按顺序与软土地基相结合,但会对路桥工程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施工能够连续进行,这主要是由于软土地基的渗透性差。雨水长期浸没时,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软基稳定性和施工质量。
        4 软土地基施工操作监理方法
        4.1 工艺流程建立
        地基沉降施工需按照标准进行,从地质环境勘察及工艺改造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符合建筑结构改良标准的新方案。本次项目规划中,主要从施工准备、测量放线、临时排水、地表处理等方面,提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地基沉降施工工艺。

现场施工人员,需按照工艺流程执行每一步操作,严格控制沉降病害的发生率,构建安全稳定的建筑施工方案。
        4.2 摊 铺
        摊铺施工阶段,要结合碎石基层布局特点,按照不同路段选择合适的混合料,控制摊铺系数标准,确保整个区域摊铺过程的协调性,以免影响到路段施工的稳定性。实际摊铺阶段,由机械设备进行直接操作,按照机械化标准进行综合控制,维持碾压、摊铺等施工的有效性。
        4.3 地基填料
        建筑地基填筑中,可采用真空压预压法,对软土地基实施综合加固与改造。填料操作要按照路段特点进行,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优化控制,实现软土层构造的安全控制,减小软土区域路段病害的发生率,这样才能实现地基压实标准,以免影响到施工阶段的结构性病害。
        4.4地基压实
        现代建筑施工面临软土地基破坏作用,必须结合物理学受力原理,对软土建筑实施基础加固处理。当前很多地基施工中,都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整体压实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路段施工,提高整个区域结构的稳定性,才能为建筑交通运行提供保障。
        4.5 路基填筑
        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其在使用期间需重视养护与管理工作,降低结构性病害的发生率。因此,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混凝土结构现状,及时拟定可行的施工养护措施,推动建筑工程建设规划与发展。在填筑前预先规划作业程序和各种机械作业路线以及土石方调配方案,填筑压实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机械化流水作业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按照试验段所确定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等各项施工参数,按照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
        4.6 软土地基中加载施工技术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处理软土地基时,采用荷载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抗压能力,并能挤压土体间的间隙,增强其应力,从而保证地基的整体强度,完全满足地基施工的要求。在采用加载施工工艺的过程中,往往会增加填土的荷载。荷载施工技术在使用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填土作业结束后可以采用 Po+△Pf=P1 对垂直率进行计算,其中沉降为 S1,加载时间为△t,U 表示固结度,在得到固结沉降时间后参与沉降为△S1。当超载达到△qs 时,利用 P0+△Pf+△PS=P2 计算全部垂直度,沉降为 S2,经过加载时间△t 固结度可以达到 U,此时沉降为 S2U。当卸载载荷为△qs 时,从qf(m)角度来分析此时固结度可以达到 U+△U,也就是说原有的固结度只能达到 U。载荷△qs 的时间为△t,此时的固结度可以增加到△U。加载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在载荷后会出现膨胀现象,导致已经增长的固结效果出现损失。在进行设计时如果使用此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并不能满足载荷的稳定性;当出现载荷过大时也无法保证其稳定性,因此并不适合应用此种技术。
        结束语
        据统计,建筑工程软土地区的病害发生率在6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沉降、裂缝、坍塌等病害。沉降病害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性能,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今后,有必要加强软土地基工程的监理,消除因地基问题引起的潜在隐患。软土地区承载系数低,整个路段承载力有限,难以满足标准层的结构要求,限制了压缩作业的指标要求,对施工设施造成较大破坏。
        参考文献
        [1]谭 毅.浅谈建筑工程监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8(46).
        [2]岳云清.论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及控制策略[J].建筑设计管理,2017(02).
        [3]柯善志.解析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J].江西建材,2017(04).
        [4]袁 帅.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
        [5]柯善志.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