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疾病患者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月9期   作者:李玉珍
[导读] 评析对慢阻肺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价值。

 
    李玉珍 (泰州医药高新区野徐卫生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评析对慢阻肺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价值。方法:此研究选取 2019/01/01-2020/12/31 期间治疗的 46 例慢阻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 23 例为使用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另外 23 例则作为观察组并加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评价护 理前后患者肺功能提升情况及患者生活品质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后发现加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比使用传统护理更能有效加强胸、膈呼吸 肌的肌力和耐力,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观察组患者 FEV1 与 FVC 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通过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P<0.05)。结论:对慢阻肺疾病患者护理过程应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阻肺;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20)09-0051-02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该疾病是一种具有气 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不完 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如不及时治疗能够对患者心肺功能造成较大 影响并可导致肺心病及呼吸功能障碍等。近年来,气候变化、环境污 染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导致除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容易患有此病外,年轻 人患病人数也在增加[1]。临床对慢阻肺患者治疗后如能够配合有效护 理对于提升患者肺功能并降低疾病复发率有较大帮助,对于改善患者 生活品质具有显著效果。本文对慢阻肺疾病患者使用传统护理基础上 加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方式的有效性进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 2019/01/01-2020/12/31 于我院诊断为慢阻肺疾病的患者中选 取 46 例,按是否采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分为 2 组(n=23)。纳 入标准:所有患者不存在心智障碍、理解障碍等影响护理工作进行及 问卷填写的疾病;所有患者病历齐全且在知晓研究护理方式后可积极 配合护理行为进行并能够按照要求填写调查问卷;排除标准:排除言 语沟通障碍、其他心肺功能及呼吸功能疾病或可能对本研究造成影响 的疾病患者。观察组年龄 45-89 岁,平均(68.29±8.45)岁;对照组 年龄 42-89 岁,平均(67.33±9.12)岁,两组均为男性 13 例,女性 10 例。资料满足 P>0.05。
   1.2方法 两组慢阻肺疾病患者均使用传统护理,包括对患者讲解疾病知 识、预防措施、生活因素对疾病影响,治疗过程用药重要性,为患者 提供心理护理,解答患者疑惑并帮助患者形成治疗信心,让患者能够 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等进行对症护理[2]。 观察组加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 包括膈式或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训练[3-4]。具体如下:(1)腹式呼吸: 让患者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体,保持全身放松,两手分别放于前 胸部和上腹部。将嘴巴闭上,然后用鼻缓慢吸气,直到不能吸气为止, 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部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 气时经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 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另外,可以在腹部放置小枕头、 杂志等帮助训练腹式呼吸。如果吸气时,物体上升,证明是腹式呼吸。 (2)缩唇呼吸训练:缩唇呼吸的技巧是通过缩唇形成的微弱阻力来 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嘱病人闭嘴经鼻吸气, 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 间之比为 1:2 或 1:3.缩唇的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 15-20cm 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膈肌、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每天训练 3-4 次,每次重复 8-10 次。连续训练 15d 后评估效果。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 心肺功能评价[5]。测试患者在护理前后 FEV1(第一秒呼气 量)与 FVC(最大肺活量)变化情况。
    1.3.2 生活质量评价[5]。采用 SF-36 生活量表测定患者生活质量在 护理前后从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数据使用 SPSS 19.0,计量资料用( x ? s )表述,计数资 料用(n,%)记录,经 t 检验或卡方检验后, P<0.05,有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两组慢阻肺疾病患者通过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患者肺部功能恢复 效果有差异(P<0.05),见表 1。


   2.2 生活质量评价 护理前所有慢阻肺生活质量都较差且组间存在高度一致性(P> 0.05),护理后从心理评分变化、生理评分变化及社会功能评分变化 可以看出观察组在应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后对于改善患者生活 品质的帮助更大(P<0.05),见表 2。


   3 讨论
   慢阻肺可影响患者正常呼吸功能,对患者生活品质的影响较大。 患者多为体质较差和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长时间呼吸不畅导致患者 对治疗的信心降低而影响治疗效果。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有 效护理对于改善患者情绪并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对于改善患者肺 部功能及生活质量有较大帮助。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通过告知患者 正确的呼吸方式,指导患者进行有效训练呼吸训练,使患者胸、膈呼 吸肌的肌力和耐力得到加强,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6]。结果表明, 为行基础护理的慢阻肺疾病患者额外采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对 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帮助较大,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及肺活量均在 加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后获得了比单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更好 的效果(P<0.05);慢阻肺疾病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受病情影响, 从生理角度、心理角度和社会角度均得到较低的评分(P>0.05), 采用不同护理后发现基础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生活品质也有帮助,但改 善幅度仍低于加用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的观察组(P<0.05)。表 明让慢阻肺疾病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和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更具优 越性。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疾病患者在治疗后行传统护理基础上采取康 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能够极大提高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可在较短时间 内对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起到较大帮助,对于改善患者生活品质有效 果。
   参考文献
   [1]胡晓懿,张利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应用呼吸肌功 能锻炼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20,027(008):15-16.
   [2]高秀萍.呼吸功能锻炼联合饮食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康复影 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19):253-254.
   [3]张晓东,李琳,岳崇梅.呼吸操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的 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25):6-6.
   [4]陈红.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 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9,7(04):118-119.
    [5]张静,尚茜,马利军,等.肺康复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9(4): 314-317.
   [6]郭艳艳.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 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3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